程鹏1,2 韩健3 魏瑶瑶1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土建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对该技术的应用,促进整个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土建施工技术的效用,给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关系着工程质量,还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施工单位需对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应用方案,以充分发挥该技术的效用,促进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土建施工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要求,需要有关人员加以重视。
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一)技术安全性有待提升。安全问题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常有安全风险受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发生,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事故。对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施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以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然而。从部分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技术安全性仍有待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种现象表现为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其次,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直接参与者,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严格按照工程规范进行作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对安全操作规程不够熟悉,无法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建施工技术的安全应用。
(二)土建工程的耐久性较差。通常情况下,土建工程在建设完成后会长期使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适宜的措施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耐久性。然而,从当前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工程的耐久性仍有待提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上存在质量不过关的现象。有的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较差的原材料进行作业,这无疑降低了工程的耐久性。其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工程耐久性较差的原因之一。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可能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加速结构的疲劳破坏,从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
二、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一)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在土建施工开始前,管理人员应对工期及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整个工程建设如期完成。同时,管理人员还需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后续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做好工程规模、施工难度、工程材料等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对工程的整体情况有清晰地认识,为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奠定基础。其次,详细划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施工单位应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协调的施工环节,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任务。通过详细划分任务,可以使施工过程更加有条不紊,提高施工效率。再次,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难度、工程材料等因素,综合考虑施工周期、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有助于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最后,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的人才培养。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进度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后续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
(二)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当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混凝土本身会发生固结作用,释放大量热量。此时,若现场技术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给土体造成严重损害,引发结构开裂等问题,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技术人员需及时进行养护工作。首先,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表面过早干燥,引发裂缝。具体而言,当混凝土表面过于干燥时,会导致其内部水分迅速蒸发,进而引发表面的收缩和开裂。因此,及时地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湿润处理,可以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其次,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如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泥会过快凝固,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在低温环境下,水泥的凝固速度过慢,会使混凝土强度发挥不均匀。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养护方式,实现对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有效控制。
三、结语
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进行了探析,并基于对实际应用效果的分析,提出了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等措施,以充分发挥土建施工技术的作用,为后续增加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长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控制[J].科技资讯,2023,21(19):163-166.
(作者单位:1.商洛学院;2.商洛市特种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中心;3.商洛市建筑勘察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