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治天地

文水法院

苦心修复邻里情 调解拆除“堵心坡”

  马大爷和郭大爷是几十年的邻居,马大爷常年在外,今年回到村子后发现,郭大爷在他外出的时候修缮了房屋。在家门口修建了一条又长又高的坡道,一直延伸至整条通行路面,导致马大爷出行不便,更重要的是排水不畅,一到雨雪天气,门口便成了水洼。为此,马大爷多次找郭大爷协商,但都无法有效解决。马大爷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郭大爷拆除门口的坡道。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武荣强联系原、被告双方了解情况。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原告马大爷认为郭大爷修建坡道影响了他的排水和出行。被告郭大爷认为马大爷还有其他路可以通行,并且门口有排水渠,也不影响排水。考虑到双方在之前几十年的相处都比较和睦,为了维护好双方的邻居关系,武荣强便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但双方的态度都很坚决,调解不欢而散。为了了解真实情况,武荣强驱车前往双方门口进行勘验并进行现场调解。在现场,武荣强发现郭大爷房屋的地基高出路面许多,门口延伸的坡道占据了整条道路,本来足以让三辆车同时通行的道路,现在仅能通过一辆车。通过测量,郭大爷家地基居然高出道路一米二,坡道的长度更是达到了八米之多。
  武荣强明白村民普遍认为房子高也就地位高。“一户人家在村里的地位,不是通过更高的门台实现的,而是要以德服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马大爷家也修了这样的坡道,咱家生活肯定也不方便。”郭大爷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坡道确实有些过分,表示可以拆除一部分坡道。听到郭大爷愿意让步,法官松了一口气,愿意让步就代表着调解有了希望。只是坡道要拆除多少呢?
  坡道是在公共道路上修建的,可是郭大爷家地基高出地面一米二,如果全部拆除,按照这样的地基高度,恐怕郭大爷今后只能通过梯子出入。秉持这这个想法,武荣强又前往该村的村委会,希望村委可以和法官共同调解本案,除此之外法官还邀请了当地素有名望的调解员和村里老工匠。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经过六次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放下了矛盾,协定出解决方案,郭大爷将原有坡道拆除三分之二。协议达成后,为了督促郭大爷尽快履行,武荣强多次前往村里查看改建情况,最终郭大爷如期完成改建,马大爷申请了撤诉。双方重归旧好,邻居之情得以存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正确地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对群众和睦、社会长治久安起着重要作用。只要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就能减少矛盾的发生。作为一名基层法官,不仅要“结案”,更要解纷,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三个面向”优势,听取和尊重当事人想法和意见,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实质化解。

本报记者章大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24期

  • 第2024-09-19期

  • 第2024-09-12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