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党娟姣
摘要:“一课一练”模式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其通过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探讨了“一课一练”模式对小学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指出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不断巩固知识,激发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促进了其长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还提出了在实施“一课一练”模式时,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内容,确保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课后练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传授,而现代教育理念则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兴趣激发。在这一背景下,“一课一练”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每节课后安排适量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更促使学生在课后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设计合理的练习内容,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有效结合,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一课一练”模式对小学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课一练”模式通过在每节课后安排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练习,看到自己知识掌握的进步,进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随着练习的逐步加深,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增强。此外,“一课一练”模式还能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图形、问题情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因此,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长期投入和积极参与。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在“一课一练”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后练习独立完成数学题目,逐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每天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复习与反思,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指导。这种模式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尝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巧去解决。同时,通过练习中的错误纠正和自我反馈,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学习和提升的信心。因此,“一课一练”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加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帮助学生养成了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实施“一课一练”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练习内容设计
在实施“一课一练”模式时,练习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首先,练习题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确保与当天所学的知识点相匹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与技能。同时,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题目难度要逐步递进,从基础的知识应用题到稍具挑战性的综合应用题,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获得适当的锻炼。此外,练习题的类型应多样化,既包括基础的填空题、选择题,也应有应用题和实际问题情境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练习的针对性,又能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日常练习中不断巩固和扩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的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的有效结合,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提供了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课后练习则是巩固和深化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一课一练”模式时,教师应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其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例如,课堂上讲解了某一数学概念或解题方法后,课后练习应围绕这些知识点进行设计,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题,也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题,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课后练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重复,更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与总结,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解盲点,并通过练习逐步掌握。教师还应通过作业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在课后练习中解决问题。
三、结语
“一课一练”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指出,通过合理设计练习内容,并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成功实施这一模式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及时反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获得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鲁一,陈茗,李雅.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因素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2 (03),32-36.
[2]刘昌明.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J].数学杂志,2020(0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