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2版:创新

《六面怪脸》教学案例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钢小学校 赵翠萍

  教材分析:《六面怪脸》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先折叠完成“六边形三角锥体”然后,学生发挥大胆想象对五官进行夸张、变形,用多种材料,运用剪贴、穿插、描绘等多种方法进行制作,创造出一个个奇怪的脸谱形象。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大胆,对形、色较敏感,绘画表现力和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针对二年级学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出发点进入美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系,加强学生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突出体验行为,重视想象发现,鼓励个性表现,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2.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六面怪脸。
  3.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六面怪脸的折法。
  2.简单了解夸张变形的造型方法。
  学习难点:
  1.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对六面怪脸进行大胆的装饰设计。
  2.创造性的运用材料装饰怪脸。
  教学准备:六面怪脸范品、课件、剪刀、双面胶、毛线、彩色皱纹纸、正方形卡纸等。
  学具准备:正方形卡纸、剪刀、双面胶、毛线、彩色皱纹纸、瓶盖、果冻壳、小包装盒子、小药瓶子、羽毛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发现美
  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玩具想不想看看?
  (设计意图目的是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示范作品六面怪脸引出课题
  (板书六面怪脸)
  二、自主学习-探索美
  (设计意图: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读图识图能力、自主动手探究能力)
  (一)学生尝试六面椎体的制作方法
  同学们喜欢玩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玩具,请看它是什么?
  1.出示面具,大家仔细观察它有几个面?我们来数数看。我们把这个叫做“六边形三角锥体”。
  2.那你知道怎样才能做成“六边形三角锥体”呢?
  请你打开课本p13拿一张试着折一折,做一做。(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预习并且试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自学能力)
  3.在做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谁有更好的方法?小组讨论解决
  师强调折法要点:折的时候要注意使劲压一压折痕,才能使作品显得更加精致漂亮。剪的时候留边使作品粘贴得更牢固。
  (二)研究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怪脸
  1.谁来说一说六面怪脸究竟“怪”在么地方呢?(设计意图探索装饰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是怪怪的。
  师:脸的形状怪,五官的大小、形状、位置怪。
  (三)多媒体课件欣赏脸谱启发造型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启发造型能力)
  欣赏小丑脸谱
  提示:1.注意观察经过夸张变形后五官的形状和色彩。
  2.留心观察这些脸谱用了什么材料。
  三、学生制作-表现美
  (设计意图: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发挥你的想象,综合运用你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六面怪脸。我希望今天,同学们能把“六面怪脸”制作的“怪”而又“可爱”。
  师讲设计要求:用夸张变形使五官突出,色彩鲜艳。
  四、多元评价-展示美
  (设计意图: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展示作品
  问题:说说谁的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评出设计独特的作品
  评出最佳巧妙运用材料的作品
  对不完善的作品提出改进措施
  五、拓展延伸-升华美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课余欣赏西藏雪顿节藏戏,观察藏戏演员的面具风格特点,体验藏族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
  细心搜索生活中更美的材料,制作出怪而可爱又漂亮的怪脸。(遵循大师的言语,法国著名雕塑家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材料从而创造出更美的作品)
  板书设计:
  第6课六面怪脸
  ·六边形三角椎体折叠规范
  ·五官造型设计独特
  ·巧妙用材料装饰怪脸
  ·色彩鲜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先学后导,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主线,教师针对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尽量自己解决,共性问题老师加以强化引导,比如,引导学生大胆使用生活中可以做五官的材料巧妙地装饰怪脸,反复强调美术形与色的重要性,突破重难点,孩子们掌握的很好,每件作品都独具个性。艺术作品评价不是唯一标准,但每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件作品,呵护每一颗童心,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即使最调皮的孩子,我班上一个小调皮,竟然用圆饼干贴眼睛,最可爱的是他用半块饼干创造了另一只怪眼,感动于孩子的机智与创造力,惊叹每一张怪脸学生背后的付出,惊奇孩子们的创造力,呵护每一颗童心。用欣赏的眼光、爱和耐心陪伴孩子们与“美”同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