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乡宁县实验中学 加宏博
摘要: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传统文化,蕴含着数千载的智慧结晶与深厚情感,在新时代的教育领域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意义。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平台,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达成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效融入,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从多方面入手探究“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已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之中,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与便捷获取构筑了崭新平台。初中语文教学在这场变革面前,面临着革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的现实挑战。而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精神内涵。
一、挖掘网络资源,深化传统文化融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挖掘网络资源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多彩且富有层次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
以《三峡》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在网络上搜集关于三峡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等相关资料,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文讲解之前,播放一段展现三峡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视频,让学生对三峡形成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在课文分析环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详细介绍三峡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如当地的民歌、传说故事等。例如,讲述三峡地区广为流传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民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伟大精神。在讲解文中描绘三峡景色的段落时,教师可以展示从网络上收集的高清三峡图片,让学生将文字描述与图片相对照,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与生动,感受三峡山水的雄伟壮丽。此外,还可以搜寻不同名家的朗诵音频版本,让学生跟随模仿,从音韵节奏中体味文言文的语言美。
二、开展线上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体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对新事物满怀好奇、热切期望参与实践的阶段,利用线上活动可以有效契合这一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传统文化体验途径。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策划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旨在点燃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锻炼其自主学习和协作沟通的技能。
以《屈原(节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策划一场线上“屈原文化探索”活动。起初,在班级在线群组发布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屈原的生平经历、文学著作及其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在后世的影响等资料。随后,利用在线视频会议系统,举行线上小组汇报展示。各组精心制作PPT,在展示中融合网络搜集的素材,深入剖析屈原的形象及作品的艺术风貌。例如,有的小组通过呈现屈原不同阶段的作品,探究其创作风格变迁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有的小组则讲述屈原投江的民间传说,剖析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感。紧接着,教师在直播中引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复现课文中屈原的经典对白,使学生在表演中深切领悟屈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貌。
三、运用数字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呈现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数字化手段革新传统文化的展现方式,是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学习诉求的关键策略。凭借多媒体技术卓越的融合特性,教师能够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潜藏的传统文化要素,将那些艰涩深奥、抽象的概念,灵巧地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视频、音频等形态。
以《苏州园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展示途径。首先,运用3D建模技术,精准复刻苏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等建筑构造。在课堂上,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能够仿佛置身其中,悠然漫步于园林之间,从多维视角欣赏园林的精妙布局,体味移步换景的独到风情。学生可近距离观赏亭榭的飞檐翘角,领悟传统建筑技艺的精湛绝伦。随后,教师利用动画制作工具,模拟苏州园林四季变换的景致。春日里,动画生动展现园林中百花争艳、绿草茵茵的勃勃生机;夏日,则呈现荷叶连连、荷花翩翩的清凉意境;秋风起时,枫叶如火、银杏灿金的绚烂画卷跃然眼前;冬日,白雪皑皑下的园林静谧之美也栩栩如生。此外,教师还在网络上搜集苏州园林背后的历史佳话、文人趣事,诸如拙政园与王献臣的渊源,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分享给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之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课程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化,合理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能够更加丰富,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过程中。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优秀的语文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达成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超.“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1):38-40.
[2]陈扬昕.“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名师在线,2023,(1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