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实验小学 成晓萍
摘要:本文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师情感支持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教师情感支持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教师通过语言表达、非语言支持和个性化关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并通过外部的鼓励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外在动机。文章分析了情感支持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双重作用机制,强调情感支持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和认同感的提升,还能在学业表现和学习态度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情感支持对学生学习动机有着深远的促进作用,是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教师情感支持;学习动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个性化关注
在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与动机的培养。教师的情感支持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和认同感较强。教师情感支持的语言表达、非语言支持和个性化关注等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促进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
一、教师情感支持的表现形式
(一)情感支持的语言表达
教师情感支持的语言表达是通过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与表扬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向反馈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状态,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例如,教师通过表扬学生的进步、努力和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从而提升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的鼓励语言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整体学业表现。
(二)非语言情感支持
非语言情感支持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传递关心和鼓励,是教师情感支持的重要补充。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目光接触以及适当的手势等方式,能够有效地传递积极的情感信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支持。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微笑表示认可,或通过鼓励性的眼神交流来增强学生的信心。这些非语言的情感表达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联结感,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动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课堂参与度。
(三)个性化关注与情感交流
个性化关注与情感交流是教师情感支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与指导。教师应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发现学生在情感上的需求,及时给予关注与回应。例如,对于自信心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适时的鼓励与肯定来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对于活泼开朗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探索空间,激发其潜能。通过与学生建立真诚的情感交流关系,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还能建立起深厚的师生信任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投入,提升其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二、教师情感支持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机制
(一)情感支持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
教师情感支持通过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当教师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时,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同,这种情感连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参与感和归属感。教师的鼓励与关注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而不仅仅是为了外部奖励或考试成绩。特别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情感支持能够为学生提供内在的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通过这种内在动机的激发,学生不仅能在情感上与学习产生联系,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情感支持对学生外在动机的影响
教师的情感支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也能对学生的外在动机产生积极影响。当教师通过外部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学生会感受到外部的认可和奖励,这种正向反馈能够增强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认同感和动力。教师的情感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业成绩和进步的期望,进而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付出努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外部驱动力得到提升,他们更容易产生强烈的目标感和成就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尤其是在面对成绩评价或任务完成时,外部支持会激励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教师情感支持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情感表达,以及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的关注,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和学习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同时,外在的奖励和表扬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支持的重要性,积极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参考文献:
[1]施小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3,(18):95-96.
[2]王向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