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乡宁县东街小学 柴志珍
体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心健康,田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现阶段的体育田径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也较为单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提高体育田径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田径活动的动力,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一、融入游戏元素,激发田径乐趣教学
将游戏元素融入小学田径体育教学可以显著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小学生生性好动,特别喜欢充满乐趣的活动。通过把田径教学内容巧妙地用游戏方式展现出来,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之余自然进入田径练习。因此,教师在田径项目中要深挖趣味因子,并妙地融入游戏设计之中。
比如,在“50米短跑”教学中,教师设计“动物运动会”游戏把同学们分成几组,每一组同学都各自化身成各种动物角色,比如猎豹,小兔和羚羊。每一个动物角色有着具体的跑步姿态与速度标准。老师给跑道安排了若干个标志点,每一个标志点都是一个“动物领地”的标志。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就站在原点,仿照扮演动物奔跑的姿势,跑到第一个标志点。到了标志点之后,同学们需要做一个和这个动物有关的小题目,比如模仿它的鸣叫或者是具体的动作等,然后再接着下个标志点。在游戏进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动物奔跑的特点,比如猎豹疾跑,小兔轻跳等等,启发他们在奔跑时努力模仿,促进奔跑速度与协调性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跑步技巧进行引导,比如呼吸调整,手臂摆动等等,以帮助学生获得合适的短跑方式。
二、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快乐体验环节
对小学田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旨在给学生一个更加多元和富有魅力的学习过程。教育者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和兴趣偏好对田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革新。
具体而言,在跳远运动初期,老师可以把课程内容设想成“跳远奇境探秘”。一开始,老师们围绕沙坑安排了多样化情境区域,如“密林区”“蓝海区”“荒漠区”。每个区域都搭配有对应的主题装饰物如“密林区”摆设仿真树木和小动物模型;“蓝海区”铺有蓝色塑胶布和装饰海洋生物玩偶等。然后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每个地区的特点和跳远规则。例如,在“密林区”进行跳远比赛时,学生需要设想自己是一只在森林中跳跃的小鹿,并巧妙地越过各种障碍;但在“蓝海区”起跳时,需要仿照海豚的姿势,挣扎着跳起来,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示范跳远规范动作,内容涉及助跑,起跳,腾空与落地,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操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仔细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纠正。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区域发挥自己的想法,尝试新的跳远方法,比如调整助跑节奏,转换起跳角度等等,从而寻找到最合适的个人跳远技术。
三、营造积极氛围,促进快乐体育实践
营造积极体育教学环境对促进快乐体育实践活动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教师,他们应当善于营造一个既活跃又充满支持的课堂环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舒适和放松,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田径的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筹划丰富多彩的团队协作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针对4×100米接力赛跑内容,老师可以先布置团队建构活动。把同学们分成几组,各组集众家之长,一起讨论和设计本团队的队名,队徽和口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沟通中来,分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而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在4×100米接力赛跑的正规训练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各成员之间的责任分工,如第一杆需要注意起跑时的快速反应,对于第二棒和第三棒,维持弯道跑的技巧和速度是非常关键的,而第四棒则主要关注冲刺的技巧。教师可请有体育特长的同学演示,演示正确起跑姿态,掌握接棒和交棒技术,并掌握冲刺动作要点。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全程注意各组情况并适时给予引导和激励。例如,感知到某一个组接棒、交棒过程中发生错误,教师要马上中止训练,详细说明接棒、交棒应采取的适当时机和方式,组织学生反复模拟演练。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如“XX组接棒和交棒都很顺利,而且速度还保持得相当好,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组内友谊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比赛中亲身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赛后,老师要指导同学们总结和反思,并让同学们分享他们在小组里的收获和感受,进一步夯实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在快乐之中提高4×100米接力赛跑技术水准。
四、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的理念,将此理念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内或者课堂外开展体育教学,选用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方式展开,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在“快乐体育”教育的引领下,教师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注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从“快乐体育”理念的宗旨着手,教师对此进行研究,创设出丰富、独特的教学内容,提升小学生体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