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思考

小学低段语文词汇教学中多元化学习方法的应用

  

山西省乡宁县东街小学 马义芳

  小学低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词汇教学对于语文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传统教学方法重机械记忆、重重复训练、轻学生个性化需求、轻实际运用能力,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伴随着教育理论与科技的进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为词汇教学创新带来新的思考。
  一、实物演示法融入词汇教学
  借助实物演示法进行小学低段的语文词汇教学,可以有效地拉近抽象词汇和学生现实感知之间的关系。低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东西。教师可以充分发掘身边的实物资源并巧妙地整合到课堂的词汇讲解环节中去。通过实物展示,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触摸,全面地理解词汇所代表的事物特性,从而在思维中建立清晰的词汇形象,加深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以《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为例,老师在解释“瓶子”“石子”这些词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和几颗小石子。上课时,老师首先把玻璃瓶拿出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瓶子的形状,材料等特点,使学生对与“瓶子”一词相对应的实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老师捡起小石子给同学们出示和引入“石子”;再做乌鸦饮水模拟实验。老师把小石子颗颗地放进装了一部分水的玻璃瓶里,瓶内水位随石子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一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水位的变化一边解释抽象的“渐渐”二字。学生在目睹水位缓慢升高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渐渐”表达了缓慢变化的含义。这一实物演示,使本来抽象的词汇变的生动、具体起来,学生既容易理解词汇的意义,又可以激发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有效地促进词汇的学习。
  二、故事串联法促进词汇记忆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故事串联法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把孤立的单词编织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帮助他们在故事情境下轻松地记住单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词汇来发掘词汇间可能存在的逻辑联系并巧妙地构思故事情节。该方法突破了传统词汇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让词汇学习充满趣味和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和持久性。
  比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老师可以把“太阳”“高山”“田野”“果园”“街道”这样的词串连起来,组成一个故事。教师娓娓道来:“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有一个特别的太阳。春天,太阳向高山走来,给高山洒下暖暖的阳光,使高山冰天雪地,溪水欢畅。然后,阳光再次奔向原野,原野上的种子被阳光晒得破土而出、长出新芽、绿油油。夏天来了,阳光照进果园里,火红的苹果和黄梨子被阳光吻得更香更甜。金秋时节,阳光照进大街小巷,给人送来阵阵清凉秋风,满街的落叶被阳光照得活灵活现,如金蝶飞舞。”在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他们会适时地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比如高山、田野、果园、街道的图片,以加强学生对词汇所代表的事物的视觉印象。与此同时,老师指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个故事,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反复地使用这些单词,以加深他们对这个单词的印象。通过这种故事串联的方式,使本来分散的词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很容易在趣味故事情境下熟记单词,词汇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图形联想法强化词汇理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图形联想法恰好符合这一特征,它借助于形象生动、直观形象的图形来发掘词汇和图形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有利于学生把抽象词具象化以加强对词的认识。此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课堂注意、促进词汇学习效果。
  以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弯弯”二字为例,老师可先画一直线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象,同学们也许会答是铅笔,直尺之类。然后,老师在直线旁画一弯弧线,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提问:“那么,这根线是什么样子?”同学们也许要说像月牙,像香蕉之类的。这时,老师导入“弯弯”二字,使学生对“弯弯”所述形状特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老师请同学们试着用身体动作展示“弯弯”。有些同学可能弯下腰去,有些同学可能用胳膊做弯了。当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弯弯”时,老师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联想到在生活中还有着什么东西是弯的,他们也许会联想到彩虹,小路和眉毛。最终,老师建议学生使用“弯弯的”这个词来构造句子,例如“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遥远的地方”和“蜿蜒的彩虹悬挂空中”等。通过这种图形联想,身体体验,生活联想和造句练习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弯弯”二字的意义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之中。
  四、结语
  小学低段语文词汇教学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低端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运用实物演示,故事串联和图形联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了传统的限制。这些方法在促进词汇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筑牢了基础。在后续教育教学中,应当持续对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适应学生多元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沿着语文学习之路稳步前进,达到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协同发展的目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