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纵深

《那个星期天》教学案例:期盼与失望中的情感波澜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城关小学 赵彩霞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一)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本文,感受作者细腻且真挚的情感表达,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孩童内心世界,增强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
  学生有能力准确地读写如“明媚,蚁穴”这样的生字词,深入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适当的语境中恰当地应用它们。
  学习作者将感情融于具体人物,事件和场景中的写作方法,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并能够模仿开展片段写作。
  (三)思维能力
  借助圈画,批注和梳理,厘清“我”的情绪变化历程,发展逻辑思维。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功能,促使思维深刻敏捷发展。
  (四)审美创造
  体味课文中鲜活,精致的语言,体会文字之美,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体验作者把心中盼望和失望之情透过文字变成艺术美,增强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把握“我”从期盼到失望的心情变化历程,体会作者情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动作、心理等描写融入情感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如何将抽象情感自然且巧妙地融入具体描写之中,学会运用该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介绍、课文相关图片、重点语句音频等。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老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肯定有很多盼望的时候,例如盼望一次好玩的旅游,盼望一件心仪已久的礼物等等。各位可以跟老师们分享下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学生1:最盼望的是生日的到来,因为能够得到许多礼物,也能够与伙伴们共进一餐。学生2:期待着到动物园里见识各种可爱的生物。老师:看来大家都有很多美好的期待。今天我们将进入作家史铁生先生的记忆中,看他那星期天,有多么令人难忘的盼望。(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学生自由发挥课文的作用,要求读准字、读通句、碰到生字词要多看几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老师展示了指名认读和正音的生字卡片。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字部首,笔画并说明其构造及书写要点。开列读词巩固认读生字词。思考与解答:课文写的主要是什么东西?学生:课文中写到“我”等着妈妈带着“我”去郊游,从早到晚,妈妈可是忙得不可开交,结果“我”失望地大哭。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
  默读文本,圈划出显示“我”情绪变化的句子,并把你的认识与感想写在一旁。小组内部交流共享,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全班汇报、老师指导梳理。期盼:“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兴奋:“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我藏在大门后。”焦急:“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懊悔:“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失望:“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绝望:“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着重分析了环境描写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老师:“望着盆里揉着的衣服、盛开的泡沫,觉得四周的灯光逐渐变暗、变凉、变沉郁、变遥远、变缥缈,什么也没有说,突然间有了些许领悟。”这里的环境描写,同学们能体会到它的妙处吗?学生:光渐渐暗下来,渐渐凉下来,写时光飞逝,却又使我们觉得“我”的情绪愈来愈迷失。老师:非常棒!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改变来烘托出他心中的感受。人们又在寻找,课文中又有什么此类环境描写呢?学生:“这是一个春意正浓的上午。”这里艳阳高照,显示出“我”最初满怀期待和激动。
  (四)学习表达方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情感融入具体描写的。小组讨论,总结方法。借助环境描写烘托心情,如早晨的阳光明媚与傍晚的光线沉郁对比。通过动作描写展现情感变化,像“我”跟在母亲腿底下的动作,体现焦急。运用心理描写直接抒发情感,如“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教师举例说明,如“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通过“念念叨叨”“追”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我”的焦急。
  (五)总结全文(5分钟)
  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强调作者将情感融入描写的写作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
  五、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作业评估:布置字词听写、仿照课文进行情感融入式的片段写作,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及写作方法的运用。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及写作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六、教学反思
  本教学成功地指导学生明确“我”的情绪变化,并从多方面体验作者的感受,使学生对写作方法解释得更加明确。但是在指导学生深刻领会情感融入描写精妙之处方面,有些学生还存在理解上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介绍一些生活实例并做较为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帮助他们突破重难点,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