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城关小学 丁妍冰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全面铺开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其重要性无需多言。其中,识字教学作为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的奠基环节,是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围世界满怀好奇,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然而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且自主学习能力尚待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兴趣;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在校期间应熟练掌握约3000个常用汉字,而低年级阶段是识字量积累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反复抄写,形式单一且缺乏趣味性,难以适应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喜好新奇的心理特征,致使学生对识字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识字成效不尽人意。
一、设计识字接龙游戏,提升识字主动性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充满活力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识字接龙作为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授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等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识字接龙游戏。游戏开始时,教师首先给出一个汉字,如“天”,鼓励学生思考以“天”为开头的其他汉字。学生可能会想到“天空”中的“空”,接着下一位学生需以“空”字继续接龙,如“空气”的“气”。为了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规则,比如禁止重复使用已经说过的汉字,且接龙的汉字必须属于本学期教材所学范围。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遇到接龙难题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例如,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结构、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等方面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接在“土”字时卡住了,教师可以提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东西,和土有关,用来建造房屋,那是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土”字旁的“地”字。通过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的汉字,还能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新的汉字,提高他们的识字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积累汉字知识。
二、组织部首归类竞赛,强化识字准确性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汉字结构及其部首的认知尚不够深入,易产生混淆现象。通过举办部首分类竞赛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细致辨识汉字特点,发掘汉字的内在规律性。教师可运用竞赛模式,激发学生的比拼心理,驱使他们自主地对已学汉字进行整理与归纳,按照部首将汉字加以分类,进而加深对汉字结构及部首的理解,提高识字的精确度。
比如,在完成“日月明”“小书包”等课程内容后,教师可策划一场部首分类竞赛。首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接着,准备若干写有各类汉字的卡片,诸如“明”“早”“林”“笔”“妈”“奶”等。竞赛开始时,教师指定一个部首,比如“日”,各小组需快速从卡片中挑选出含“日”字偏旁的汉字,并正确归类放置。竞赛过程中,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正错误。譬如,有的小组可能错误地将“阳”字归入“日”字旁类别,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阳”字的部首,阐释左耳旁的意义,使学生理解“阳”字与“日”(太阳)并无直接联系。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应及时给予表彰,如颁发小红花或小贴纸作为奖励。借助此类部首分类竞赛,学生能够更精确地掌握汉字部首的特性,避免因字形相近而误认,增强识字的准确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借助动画演示字形,丰富识字直观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向于形象思维,对直观且动态的事物满怀探究欲。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呈现字形,将抽象的汉字转变为鲜活的视觉表象。动画能够明晰地展现汉字的笔画先后顺序及结构搭配,使学生直观地领略汉字的演变历程,进而深化对字形的认知与铭记。此举措能有效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识字的热情,让原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饶有趣味。
以“日”“月”二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工具制作动画课件。首先,展示古代象形文字中“日”的图形,一个圆圈内缀有一点,随着动画的推进,该图形逐渐蜕变为现代汉字“日”,让学生清晰地目睹字形的变迁。随后,以相同的手法演示“月”字,从弯弯月牙的象形符号过渡至现代的“月”字。在动画播放期间,教师可适时暂停,引领学生细致观察笔画的增减及形态的变化。单个字演示完毕后,教师可进一步制作组合动画,展现“日”与“月”融合成“明”字的过程,边播放边阐述:白昼有太阳(日),夜晚有月亮(月),有光明即为“明”。
四、结语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意义重大。面对传统教学困境,创新教学策略至关重要。通过游戏、竞赛、动画等多元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契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这不仅能提升识字效果,更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旅程中稳步前行,开启知识探索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高倩.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刍议[J].小学生(中旬刊),2024(12):151-153.
[2]戚金山.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实践[J].家长,2024(35):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