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九中学 张宇
摘要: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焦虑、增强课堂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情感困境,包括学习焦虑、课堂参与度低和缺乏归属感等问题,并探讨了影响学生学习情感的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态度、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等。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习动机;课堂氛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其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极情感则可能导致焦虑、缺乏自信,甚至影响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情感需求分析
(一)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困境
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面临多种情感困境,影响其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首先,学习焦虑与缺乏自信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许多学生因害怕出错或表达不流畅而不敢开口,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同时,部分学生因缺乏成就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心理,进一步加剧了焦虑情绪。其次,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传统的英语课堂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性较低,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再者,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可能缺乏归属感,缺少有效的互动机会,尤其是个别学生在集体学习环境中容易产生孤立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认同感和持续投入的动力。因此,针对这些情感困境,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因素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师生关系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展现出积极、耐心和鼓励的态度,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学生就更容易建立自信,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相反,过于严厉或缺乏鼓励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支持与安全感,从而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尝试新的学习方法。除了教师因素,课堂氛围与学习环境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重要方面。一个轻松、愉快且富有互动性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二、基于情感教育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的重要策略。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例如,通过幽默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至关重要。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爱,从而增强他们对课堂的归属感。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与认可时,他们更容易树立自信,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参与课堂互动。此外,鼓励合作学习也是增强课堂氛围、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完成任务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不仅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果,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总之,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其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英语知识融入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贴近现实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例如,借助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模拟购物或旅行等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感受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其次,结合多模态教学资源,如音乐、视频、游戏等,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观看短视频、设计趣味竞赛等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设置合理的学习挑战,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也是增强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强课堂参与度,并提升其学习自信心。通过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动机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黄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用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3,12(12):108-110.
[2]罗绍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用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1(11):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