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赔偿办),83%的干警是女性。这支以女性为主力的队伍,以年均结案150余件的高效、连续12年“零投诉”的卓越成绩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她们用柔肩担正义,以实干践初心,在法治前沿书写了新时代法院人的巾帼篇章。
法理之外有温度
“讲法讲理讲温度,拒绝机械办案”是行政审判庭的办案信条。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法官助理一句“您慢慢说,我听着”,化解了矛盾;面对疑难案件,她们反复研读卷宗,确保裁判既合法理又合情理。近五年,该庭审理行政及赔偿案件3500余件,司法救助150人次,多起案例入选“山西省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一面面“公平暖民心正义护法魄”的锦旗,是群众对她们的最高褒奖。
庭长罗忻昕说:“我们办案不仅要‘晒月亮’,更要‘晒民心’。”人均年结案超200件,加班至深夜是常态,但她们始终坚守底线——让每一份判决经得起法律和良心的检验。
白皮书背后的法治担当
连续12年编发《行政审判白皮书》,是行政审判庭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的“硬核答卷”。这份看似单薄的报告,每年都凝结着全庭干警大半年的心血:逐案分析全年近2200余件案件、精准梳理行政机关败诉症结、提出可操作性建议……2022年,怀孕的法官助理郭祺挺着孕肚坚持完成白皮书定稿,她说:“法治建设不能等,我们多一分严谨,社会就多一分公正。”
“白皮书是‘法治体检单’,更是‘改革指南针’。”罗忻昕介绍,通过白皮书,行政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太原市行政诉讼败诉率逐年下降,法治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老干所的“传帮带”精神
在平均年龄45岁的行政审判庭,老法官的敬业精神薪火相传。三级高级法官李瑜临近退休仍坚守一线,手写庭审要点、指导新人办案,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她说:“法官的职责是一辈子的,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对得起胸前的法徽。”年轻干警郭朝艳的孩子从小“泡”在办公室长大,她笑称:“孩子是听着法槌声学会说话的。”
在这里,“传帮带”不仅是传统,更是责任。老法官手把手教新人写判决书,年轻干警主动分担家事缠身同事的工作。办公室的灯光下,既有伏案疾书的背影,也有背着书包写作业的“小家属”。压力虽重,但她们的字典里没有“放弃”,只有“责任”。
芳华竞逐法治路
从“晒月亮”到“护公正”,从“零投诉”到“红旗集体”,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的女干警们用实干诠释了何为“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更是法治路上的追光者。正如罗忻昕所言:“法袍之下无性别,唯有对正义的坚守。”这支“铿锵玫瑰”队伍,正以司法为民的初心、精益求精的匠心,为法治中国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的故事,是新时代法院人精神的缩影。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审判一线书写公平正义,用集体智慧推动法治进程。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