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2版:创新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

  

新疆大学 崔哲霆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呈现多维动态特征,其作用路径既存在正向的经济效率提升、社会公平促进与环境可持续性强化效应,亦受区域异质性与行业差异的显著调节。本文探讨产业升级、绿色技术扩散及资源集约利用等策略,意在完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速度优先”向“质量优先”的深刻转型。尽管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与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使得“包容性绿色增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特征,其空间集聚现象被视为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专业化分工、技术溢出和资源集约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能成为破解传统增长模式困境的关键路径。

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演化的重要趋势,其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形态以金融、研发、物流及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领域为核心,本质上是知识、资本与劳动力要素通过协同效应形成的创新网络。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深度整合的背景下,包容性绿色增长逐渐成为破解传统发展模式困境的关键路径,其核心诉求在于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关系,通过就业机会创造、收入分配优化与绿色技术扩散等机制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从理论渊源来看,马歇尔外部性理论揭示了企业集聚过程中知识共享和技术外溢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这种由空间邻近催生的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作用路径

  生产性服务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态势,通过多维度作用机制悄然重塑着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以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化集聚为例,企业间通过知识共享与分工协作构建起高效协同网络,金融服务业依托供应链金融工具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物流企业借助智能调度系统压缩供应链冗余环节,这种要素整合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优化,而高素质人才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催化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为绿色技术研发储备智力资源。在社会公平维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天然形成就业市场的立体化分层,既需要数据分析师等高技能岗位支撑产业创新,又衍生出基础服务需求,这种“金字塔型”就业结构为不同教育背景劳动者提供生存空间。

三、区域异质性视角下的差异化影响

  从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结构演变来看,核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的互动关系正经历着从单向辐射向多维协同的转型。不同层级的服务业类型对绿色增长的作用路径存在本质分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其技术创新与资本配置的双重优势,通过研发协作网络催化清洁能源技术突破;而低端服务业虽然通过物流路径优化短期内降低碳排放强度,但倘若陷入规模扩张的路径依赖,可能阻碍产业升级进程。区域发展梯度的差异进一步放大了政策响应的复杂性,如东部沿海城市群凭借成熟的要素市场体系,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易激发绿色技术效率;中西部地区则需通过税收杠杆与基建投资弥补市场机制短板,以有效缓解产业集聚初期的发展失衡问题。

四、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配置优化需突破传统地理边界的桎梏,通过跨区域要素流动与制度创新的双向驱动,构建多层次协同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力的培育需要重构要素配置的底层逻辑,将传统线性研发模式转向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设立绿色技术孵化专项基金引导风险资本形成“耐心资本”,构建“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同时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向“学科交叉+产业实践”双轮驱动转型。而市场环境的优化须着眼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系统性削减,在准入端实施负面清单动态管理,允许中小型环保服务机构以“轻资产认证”方式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在交易端建立多层级碳排放权定价机制,将碳足迹追溯系统嵌入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使环境外部性成本通过市场化路径转化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内生变量。未来研究亟需突破传统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数字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同演化中挖掘新型生产关系变革,尤其关注区块链技术对服务业集聚形态的重构作用,如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如何消解地理集聚的路径依赖。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协同演化,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过程。研究发现,高端服务业的技术溢出与低端行业的规模效应需差异化引导,而“核心-边缘”城市群的协同机制设计可缓解资源虹吸风险。政策层面应强化创新要素培育与市场环境优化,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跨区域虚拟集聚平台。未来需深化数字经济与绿色金融的交互效应分析,同时探索制度韧性对产业转型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凯,赵燕,甘畅,等.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否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11):30-40.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