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万荣中学 梅王丽
一、教学背景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社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数字化能力上至关重要。二进制作为计算机基础语言,贯穿信息存储、处理及传输等环节。但传统教学侧重理论讲授,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致使学生理解浮于表面,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进制密码破译挑战”互动教学案例由此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挑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深化二进制知识理解与应用,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已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具备一定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过,二进制概念抽象,学生理解有难度。此阶段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直观内容接受度高,面对抽象符号和复杂逻辑易有理解障碍。所以,教学中需采用多样手段将知识具象化,借助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让学生认识二进制在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能发现生活中二进制编码应用,增强信息敏感度与分析能力。计算思维:借二进制密码破译与编制,培养学生用算法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将复杂问题分解,运用二进制知识逻辑推理与运算。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引导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自主探究,鼓励在密码破译中创新思维,尝试不同方法策略,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密码破译,让学生意识到信息安全重要性,树立正确信息道德观念,遵守法规,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二进制密码编解码规则;运用二进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二进制在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处理的本质原理;灵活运用知识设计有效破译策略。
五、教学准备
硬件设备:保证教室计算机数量充足、性能良好、网络稳定。软件资源:安装二进制转换工具、密码破译模拟软件、教学课件及相关学习资料。教学资料:编制学习任务单、二进制知识手册、密码破译案例集。
六、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电影中特工用密码传递情报片段,引发学生对密码的好奇。提问:“计算机最基础的密码形式是什么?计算机很多信息以二进制编码存储传输,今天开启二进制密码破译之旅。”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用课件讲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如数位、基数。举例:“二进制101,从右往左,第一位1是1个2的0次方,第二位0是0个2的1次方,第三位1是1个2的2次方,相加得5,即二进制101等于十进制5。”介绍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方法,以13为例演示:“13除以2,商6余1;6除以2,商3余0;3除以2,商1余1;1除以2,商0余1。从下往上排列余数,1101就是13的二进制表示。”讲解二进制密码简单编码规则,如字母A用00000001、B用00000010表示,可将文字编为二进制密码。
(三)分组实践(2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每组4-5人的小组,发放学习任务单与二进制知识手册。布置任务:依据给定密码表,破译加密二进制密码得明文。教师引导:“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查密码表,有人记录,有人计算。”学生实践,教师巡视答疑。学生A问:“这个二进制数对应的字母不确定。”教师回应:“再看密码表数位规则,注意进位。”
(四)小组竞赛(15分钟)
教师设置更高难度密码破译任务,要求限时完成。激励学生:“这次密码含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编码,加油!”小组竞赛,教师观察记录。结束后,邀请最快且准确的小组分享思路:“我们先按规则分组密码,再分别查密码表,同时计算,速度就快了。”
(五)拓展提升(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二进制设计复杂安全密码:“学会破译,想想怎么设计难破译的密码?”鼓励学生发言,学生B提出:“组合多个二进制数,加特殊运算规则。”教师点评:“此想法能增加密码复杂度与安全性。”
(六)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回顾重点知识,强调二进制重要性:“今天学了二进制概念、转换及密码破译设计,二进制是计算机基础语言,要牢记。”评价小组表现,表扬优秀小组:“第三、五小组实践和竞赛表现出色,团队协作与知识运用强。其他小组后续加油。”
七、教学评估
过程性评估:观察学生课堂讨论、小组实践、竞赛参与度与表现,包括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及时反馈指导。作业评估:布置二进制密码相关作业,如设计复杂密码说明规则、破译给定密码,依作业评估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学生自评与互评: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反思学习收获不足,互相学习促进成长。
八、教学反思
本次互动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二进制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但教学中发现,知识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理解困难,后续应增加实例练习巩固。小组竞赛时个别小组分工不合理影响进度,今后教学要加强小组分工指导。总体看,本教学案例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上有成效,但需持续优化完善,以契合学生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