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2版: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下的“道德教育”作业设计研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三小学 胡淑芳 吕冠中 刘俊萍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规则与法治观念以及道德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道德教育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实践体验与价值引导。本文首先阐述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随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讨了“道德教育”作业的优化策略,包括情境化任务设计、实践型作业等方式,以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道德教育;作业设计;社会责任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目标已逐步从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品德的发展,更影响到他们未来公民意识的形成。传统的道德教育作业往往侧重于知识记忆和道德概念的理解,缺乏实际体验和应用,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内化和践行道德规范。因此,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优化道德教育作业设计,使其更加贴近生活、增强实践性,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议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界定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道德认知、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方面形成的稳定能力体系,主要包括公民责任意识、规则与法治观念、道德判断与行为能力三个方面。公民责任意识强调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规则与法治观念则要求学生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培养守法意识,增强公平正义观念,让他们能够在各种社会情境中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道德判断与行为能力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道德困境时能做出正确选择,并自觉践行良好行为。这三大核心素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道德教育要求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道德教育的要求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引导。传统道德教育多侧重于知识灌输,而现代道德教育更强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观,使其成为自主行为的准则。核心素养要求道德教育不仅让学生知晓道德规范,更要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受、体验道德行为的意义。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社会实践、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冲突或社会互动中进行思考、判断,并作出选择,从而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使他们在情感共鸣和亲身实践中深刻理解道德行为的价值,增强其内在的道德认同感。这种转变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道德意识,使其在未来社会中能够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成为具备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公民。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教育”作业优化策略
  (一)情境化任务设计,增强道德体验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教育作业设计中,情境化任务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道德规范。通过设计真实或模拟的道德情境案例,如“如果你是班级小干部,如何处理同学矛盾?”等,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并权衡不同选择的道德合理性,从而提升其道德判断力。同时,借助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深入体验道德冲突与解决方式,例如,在模拟法庭中扮演法官、律师或当事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及道德规范。这种情境化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自觉地践行道德行为。
  (二)实践型作业,培养社会责任感
  实践型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体验道德行为的意义。通过组织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如清理公共场所、慰问孤寡老人、参与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理解公民责任,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同时,设定家庭道德实践任务,如“每天帮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孝敬、关爱与责任意识。例如,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年幼的弟妹或为长辈送上一句问候,让他们在点滴实践中培养感恩之心和责任担当。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让道德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还能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道德认知、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通过情境化任务设计,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体验道德困境,提升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在社会和家庭实践中践行道德行为,增强公民责任感。优化道德教育作业设计,使其更具实践性、互动性和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晓琪.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设计中的道德教育———以“信息获取”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24):53-55.
  [2]王伟平.小学阶段法律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融合策略[J].青少年法治教育,2024,(08):15-17.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