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孜烨 庞兆潭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员工忠诚度培养的作用。通过分析员工忠诚度对企业的重要性,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理论依据,着重论述在培养员工忠诚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旨在为企业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员工忠诚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员工忠诚度;思想政治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员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其忠诚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力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工具,在企业员工忠诚度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员工忠诚度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稳定企业生产关系
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生产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员工忠诚度高意味着人员流动率低,企业能保持生产经营的连贯性,可以减少因人员更替带来的经济与时间成本损耗。在传统制造企业中,长期稳定的技术工人团队可以实现生产工艺传承与产品质量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忠诚的员工更易将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紧密相连。他们积极参与工作,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在科技企业中,员工对企业高度忠诚,就会更愿意在研发上投入精力,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实现创新突破,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理论依据
(一)意识形态的凝聚作用
意识形态是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导向性。在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等意识形态内容,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使员工从思想上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将个人价值追求与企业的价值追求相统一。这种思想上的认同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员工在行动上积极维护企业利益,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人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后,会追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关注员工精神层面需求,可以通过表彰优秀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方式,满足员工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在培养员工忠诚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价值观塑造与引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活动,可以把企业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员工对价值观的理解形成认识进而指导其工作实践。企业价值观承载着企业的社会担当、发展愿景等,它作为社会意识由企业的社会存在决定,又影响企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员工领会这种关联,促使员工将企业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价值准则,在工作抉择时以企业价值观为指引,达成个人与企业价值的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与忠诚度。
(二)精神激励与鼓舞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通过主题、形势任务教育等活动,把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追求相勾连,唤醒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人的发展涵盖精神层面的富足。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员工精神需求,赋予员工精神动力,使其明晰工作对企业和社会的价值。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这使员工意识到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与推动社会进步的途径,在其获取精神满足时,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三)和谐关系构建与维护
在企业中员工是发展主体,构建和谐内部关系十分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是个人发展的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依赖集体。它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完善企业沟通交流机制。运用马克思的矛盾分析法可以帮助企业认识并解决内部矛盾,营造互相尊重、协作的氛围,增强员工间及员工与管理层的信任。从社会心理学融合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理论角度,和谐人际关系满足员工社交需求,提高工作满意度,减少冲突,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发展筑牢稳定的内部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员工忠诚度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塑造价值观、提供精神激励、构建和谐关系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企业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员工忠诚度方面的优势,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罗莉芳.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忠诚度[J].财经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