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许金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锻造成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党委通过组织实施“旗帜领航 党建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围绕“强基固本、规范提升、党建引领”的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为服务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以党员“争优”为主要抓手,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决定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心党委组织开展党员“争优”计划,每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从“党性争优、能力争优、业绩争优、先锋模范”四个维度制定个性化党员“争优”计划,明确量化指标,将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具体化、可操作化。各党支部制作“党员争优星级榜”,对“争优”计划进行直观展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了党员身份意识,形成了具有农业中心特色的党员管理创新模式。
二、以“六大红色工程”为重要举措,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中心党委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政治功能,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夯基础,以实施“六大红色工程”为重要举措。
(一)实施“红色品牌工程”,提升凝聚力。围绕“巩固提升、丰富内涵、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红色品牌创建,全面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形成了“领航先锋”“红色纽带”“科技直通车”“党建引领 种业强农”等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把党建红色品牌创建融入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事业发展等各领域,使党建红色品牌创建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二)实施“红色载体工程”,强化驱动力。聚焦主责主业,分层分类分级开展红色载体创建,将“红色载体工程”融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等工作,搭建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平台,打造一批以“志愿服务活动”“双堂平台(科技大讲堂、红色大讲堂)”等为代表的特色红色载体,大力推进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党建工作创新,激发党组织活力。“百名专家服务千家万户种养殖场户”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项目,“文明养犬—动物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文明实践项目荣获2024年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金奖。
(三)实施“红色阵地工程”,夯实保障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活动阵地建设水平,明确党建活动阵地建设细则,指导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建活动阵地,实现配备有统一标识、有一面党旗、有入党誓词、有党内制度、有党务公开栏、有党建展示区域、有党员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及设施等“十个有”标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实施“红色典型工程”,发挥引领力。积极做好红色典型“选、育、树、宣、管”各环节工作,30余名党员入选红色典型人才库,形成了一批以“天津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五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两优一先”等为代表的红色典型群体,通过宣传栏、电子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营造了弘扬先进、学习先进、对标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五)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强化组织力。抓实党员教育培养,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不断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让每一名党员成为一个“红色细胞”,发挥好示范作用。
(六)实施“红色网络工程”,提升宣传力。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系统”,对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全程动态管理。探索“大党建+互联网”新格局,建立完善党建信息报送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党组织信息化水平。
三、以“党员先锋队”为有力载体,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各基层党支部围绕各自服务领域,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打造了18支“兴业强农”党员先锋队,既是党的政策理论宣讲队,又是“三农”工作服务队,更是对党忠诚、能力突出、纪律严明、服务一流的先锋力量,以党员先锋队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农业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稳产保供”党员先锋队全年下乡服务700余人次,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员在生产一线,紧盯耕、种、管、收各环节,提供全方位保障;“品牌强农”和“种业兴农”党员先锋队在小站稻品种培优、品牌培育上创新思路,推动获批小站稻系列标准8项,策划打造“小站稻号”主题游船,成功举办天津市首届大米节暨小站稻食味品评品鉴擂台赛,持续打响“津原”系列优质小站稻品牌。在党员先锋队的带动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氛围日渐浓厚,为各项重点任务扎实落实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