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市河津中学 乔沙
摘要:培育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联系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施情况和特点,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为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强化学生课程学习体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应当考虑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情况,做到围绕核心素养调整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分析创新教学方法,联系知识重点整合教学内容,尊重个体差异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设计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正在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但是教师应当积极优化教学设计,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对生物教学活动作出新尝试,真正帮助初中生强化学习能力,在培育核心素养的同时保障生物教学整体质量。培育核心素养不仅关系到高中生生物知识探究与学习能力发展,同时也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关联密切,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施情况,教师需要围绕培育核心思想目标改进教学活动,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生物教学。
一、围绕核心素养调整教学目标
教师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关键,同时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当把握好这些目标的设计与优化,根据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相关要求,对核心素养要素进行有效渗透,确保教学目标能够与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平衡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将培育核心素养作为长期目标,将其贯穿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短期目标,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课程学习体验。全面加强核心素养培育各项工作,还应考虑到目标设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生物课程学习能力,对目标设计作出适当调整,将核心素养要素融入生物课程目标的各个方面,确保教学目标具有更强的统领作用,为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奠定基础。
二、基于学情分析创新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师应当从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基本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基本学习表现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改进,既要考虑到高中生应当掌握的生物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对活动实施流程加以改进,确保生物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进一步强化。比如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需要对高中生物教学知识重点进行梳理,从培育核心素养视角着手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独立思考,并加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力量解决生物课程学习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根据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学习,任务设计也要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方面,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要求学生主动了解生物学家的故事,在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基于多样化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深入体验,学生在生物学习与知识探究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全面支持。
三、联系知识重点整合教学内容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增强学生生物课程学习体验的关键,同时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与优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把握好高中生物教学重点,联系生物教学重点对不同类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既要考虑到教材中体现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对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还原,从而增强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积极性,在知识探究中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需要对学生生物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在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利用数字信息化工具,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生物教学资源,在充分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背后的独特内涵,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入落实。
四、尊重个体差异优化作业设计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把握好高中生在生物课程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并在作业设计中得到有效体现,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对作业设计作出适当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并根据核心素养培育情况有效调整学习策略,确保作业设计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从作业形式选择来看,除了传统的书面类型外,还应考虑到实践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课程学习体验的关键,同时也对生物教学高质量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深入剖析核心素养价值内涵,打破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诸多限制,为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华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单元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4,(33):55-57.
[2]林柳.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真实任务情境创设探究[J].高考,2024,(29):76-78.
[3]薛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设定[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