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5版: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课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黄舞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它既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也是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国家统编教材中有专题,有渗透,笔者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通过高中政治课教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应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引领。
  一、生活主线设计:价值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例时,我设置以“中国飞天梦背后的中国梦”即中国航天强国之旅为主题的生活主线,通过“识梦之旅”“圆梦之旅”“逐梦新征程”三大篇章,展现中国航天科工人满怀忠心赤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创建起中国航天事业,走完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追寻中华儿女千百年的飞天梦想的壮举。生活主线的设置及课堂推进如下:生活线索1:中国载人航天从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2025年4月神舟20号发射成功,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理论支撑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是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生活线索2:中国探月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的强大,需要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中国梦靠的是什么?理论支撑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生活线索3: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要求青年人投身伟大实践。理论支撑3: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将中国航天之旅作为生活素材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课例,不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教材,进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是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尝试。
  二、价值冲突设置: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头脑的课堂工作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具有价值冲突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头脑风暴,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高中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价值观的积极转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我在教学课例时,在三个篇章中均设置了具有价值冲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领会中国航天科工人高尚的思想境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和内化的飞跃。价值冲突设置1:有人说“中国航天梦是镜中花,水中月是空洞的,与个人梦没有关系?”价值选择1: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的探月工程是在平均年龄74岁的“嫦娥铁三角”航天科学家带领下,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共同协作的结果,是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的成功典范。价值观提升1: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价值冲突设置2:中国追求航天强国梦对改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价值选择2:中国航天的投入与产出直接改善和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促进消费升级,促进教育公平。价值观提升2: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准则。价值冲突设置3:追求中国航天强国梦是人类的共同夙愿还是世界的噩梦?中国航天技术的崛起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威胁吗?价值选择3:中国航天联合其他国家开展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在实践中凝炼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价值观提升3: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准则。
  高中政治课堂设计应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完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针对价值冲突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思想上正本清源,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三、行为习惯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价值实践和价值创造,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彰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外化于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课例教学中,在第三篇章“逐梦新征程”设计里,笔者结合生活延伸问题:“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唯有传承好弘扬新时代航天精神方能使其更加闪耀,请你结合自身梦想,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目,找出我国在哪些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你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如何助力该领域中国梦的实现?”学生可以从生活出发,围绕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谈自己应该怎么做,进一步从行为上明确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应尽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让价值观教育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行为习惯,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