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8版:知识

汉诗“以象表意”思维的文化基因与认知机制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丝颍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汉诗“以象表意”思维的文化基因与认知机制,引导学生由学汉诗向懂汉诗、爱汉诗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探索先进的汉诗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诗;以象表意;文化基因;认知机制
  一、汉诗“意象表意”的文化基因
  (一)汉诗“意象表意”的文化价值
  意象是汉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意志,还包含着独特的诗词韵律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汉诗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我国汉诗抒情讲究委婉曲折、用词简洁凝练,诗人在抒情时,往往要通过某些事物,寄托情感,言明志向都是汉诗中常见的“以象表意”。“象”即“事”“物”,即汉诗中客观存在的;“象”即“情”“志”,即汉诗中表达真情实感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通过“象”表达“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即“以象表意”。
  (二)汉诗“意象表意”的内在情感
  汉诗“以象表意”,应以朗读为本。学生通过朗读汉诗,能够在学生脑海中重现汉诗的意象,并在吟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意象之美的熏陶,从而自觉进入到汉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并感受汉诗中蕴含的情感。会议中以《春望》为例,指出:由于和平年代的学生难以感受诗中国破家亡的悲痛感。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读、听读以及小组竞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人的内在情感。此外,首联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草木深”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草木破败的断壁残垣景像,读出诗人慨叹残城败国的凄凉感,在颔联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着重关注“花溅泪”“鸟惊心”,让学生通过表演方式做出二者的动作及表情,通过表演朗读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国破家亡、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汉诗“意象表意”的认知机制
  (一)汉诗“意象表意”应加强视听刺激
  汉诗“以象表意”,应加强视听刺激。汉诗言简意赅,兼具形象感、意蕴感及情趣感。其中,形象感是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刺激,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汉诗的意境之中。会议中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探讨,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视听刺激,更容易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视频等直观化手段,具体、生动地呈现汉诗意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视听刺激,还能够通过直观意象增加学生对于汉诗中内在情感的理解及体验,尤其是针对基础不牢的学生,教师更应加强视听刺激,将汉诗中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意象,助力学生领会汉诗中的内在情感。
  (二)汉诗“意象表意”应再创作促理解
  汉诗“以象表意”,应再创作促理解。汉诗中的“意象”,指的是诗人根据外部世界的客观特征,并对其进行改造而得的景象。意象的创作十分细腻逼真,由于汉诗文体特征的需要、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因此,“以象表意”需要通过简单、概括的“象”表现出深邃、内在的“意”,为读者的想象及描写留足广阔的空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再现汉诗中的意象,并使学生自行组织语言文字,对于其脑海中联想的意象进行描绘,通过再创作促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汉诗中的意象,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汉诗“意象表意”应归纳积累
  汉诗“以象表意”,应归纳积累,深入把握。由于学生对于古诗词意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教师应将“以象表意”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将视野拓展到已经学习过的汉诗以及课外汉诗意象的理解,并使学生尝试分析汉诗中的常见意象,尤其是对于多重“意”的“象”的分析。会议中以“水”的意象为例,指出了“水”意象的丰富的含义。比如,李白的“仍怜故乡水”中“水”是寄寓作者的思乡之情,白居易的“水面初平云脚低”中“水”是抒发作者闲居逸情之感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诗句中的水意象,体会同一意象在不同诗句中的特殊含义,并整理出“水”意象的不同含义,蕴含的不同情感。
  三、结语
  “意象”是汉诗的基本元素,也是汉诗的灵魂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汉诗中的“意象”入手,借助诗词中的“象”,从而感受汉诗中的“意”,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行文风格[2]。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汉诗“以象表意”教学的新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全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自觉感受作者创设的生动形象的审美意境,唤醒学生对于“意境美”的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汉诗的能力,继而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剑,胡炼.文化比较视域下中国古典意象的书写与传播[J].学习与实践,2024(05):135-140.
  [2]常鑫,李甫洛娃,王劼菲,等.孟诗意象译介:从自然范畴认知到田园意象构建[J].海外英语,2024(13):61-63.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