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 吴莉
“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小学数学中极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自行车实物相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良好契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不同款式的自行车图片或视频,如山地车、公路车、儿童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骑自行车的经历,例如上学、游玩时骑自行车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学生在回忆自己骑自行车的经历时,能够自然地对自行车产生亲切感,从而更愿意去探索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行车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深度思考
(一)设置探究性问题
以“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这一核心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设置将数学问题融入到有趣的比赛场景中,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主动去分析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找出答案,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二)鼓励提出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当学生在探究自行车相关数学问题时,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如“自行车齿轮的齿数比与速度有什么关系?”“不同大小的车轮对自行车行驶距离有怎样的影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讨论,营造积极思考、勇于提问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分成小组,相互配合
(一)合理分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因素,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8人。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在分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民主选举,选出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和协调小组活动。
(二)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为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如测量自行车前、后齿轮的齿数,车轮的直径,探究自行车蹬一圈,前齿轮、后齿轮的转动圈数关系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计算,有的负责分析总结。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行驶距离的计算方法时,小组成员通过分析前、后齿轮的齿数比与车轮转动圈数的关系,结合圆的周长公式,逐步推导出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一)动态展示原理
对于自行车齿轮传动原理等较为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动画、视频等,进行动态展示。通过动画演示自行车蹬动时,前齿轮带动后齿轮转动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前、后齿轮的齿数比与转动圈数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原理,突破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动画,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模拟实验操作
利用数学教学软件,模拟不同条件下自行车行驶的情况。例如,改变自行车前、后齿轮的齿数,车轮的直径等参数,让学生观察自行车行驶距离的变化。学生可以在软件中自主设置参数,进行多次实验,探索其中的规律。这种模拟实验操作,弥补了实际操作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更全面地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实践应用拓展,提升应用能力
(一)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操场或其他空旷场地,测量自己自行车蹬一圈的实际行驶距离,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检验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发现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
(二)拓展延伸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如果要设计一辆速度更快的自行车,应该如何调整齿轮的齿数和车轮的大小?”“自行车在不同坡度的道路上行驶,其行驶距离和能量消耗与数学知识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及实践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数学,充分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