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陈洪亮 胡猛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永川支行 杨蓓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陈斯尧
摘要:研究发现:第一,弹幕语义呈现三重认知跃迁机制。在表达范式上,从SU7时期碎片化情绪符号向SU7 Ultra阶段体系化品牌价值话语转型;在关注焦点上,用户认知经历“产品功能属性→技术创新能级→品牌价值认同”的三级跳;在互动模式上,社群行为从“个体惊叹”经“集体见证”向“技术共谋”演进。第二,高频词分析揭示认知跃迁的三重轨迹。情感维度上,积极情绪从SU7的爆发式单点表达演变为SU7 Ultra的结构化认同,形成稳定的情感共同体;话语维度上,个体离散情绪被SU7 Ultra的完整语义单元取代,构建出时空维度的集体记忆框架;价值维度上,用户角色从产品消费者转型为品牌共建者,技术进化叙事通过“好事多磨”等发展性话语具象化。第三,情感分析表明,SU7 Ultra积极情感比例显著提升,中性及消极情感比例下降,反映用户对产品迭代的高度认可及品牌信任增强。
关键词:小米SU7;哔哩哔哩;python;文本分析
一、引言
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得智能汽车的功能迭代呈现技术复杂性与用户认知滞后性的双重特征。消费者对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新兴技术的信任阈值,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渗透率。然而,传统调研方法难以实时追踪技术快速迭代过程中用户态度的非线性演变。
本研究以小米SU7及其迭代版本SU7 Ultra为研究对象,聚焦哔哩哔哩(Bilibili)平台视频弹幕数据,构建基于Python的文本挖掘框架。首先采用定向爬虫技术获取产品发布周期内的弹幕时序数据,继而通过TF-IDF加权与LDA主题模型提取语义特征,结合SnowNLP情感分析算法量化用户态度极性。最终通过对比迭代前后情感熵值与语义网络结构差异,解构社群态度演化的内在驱动力。
二、研究结果
(一)小米SU7词云迭代过程中的认知跃迁路径
基于Python构建的词云,对比分析两代产品的语义演化,可识别出三重认知跃迁机制。第一,表达范式从碎片化情绪符号(SU7的“卧槽”“哈哈哈”)向品牌价值体系(Ultra的“永远相信美好的事物即将发生”“起飞”)进化;第二,关注焦点逐渐向着产品功能属性→技术创新能级→品牌价值认同的三级跳演进;第三,社群互动模式逐渐呈现“个体惊叹—集体见证—技术共谋”的演进轨迹。这种跃迁的本质是网络社群认知框架的重构:SU7阶段用户主要基于感官刺激进行产品评价,而Ultra阶段则形成技术参数导向的认知框架。
(二)小米SU7高频词迭代过程中认知跃迁的演化路径分析
对比两代产品弹幕高频词排名前十数据,可勾勒出三重认知跃迁轨迹。一是在情感维度,从碎片化情绪到结构化认同。SU7时期的积极情绪主要依托“牛逼”等单点爆发式表达,而SU7 Ultra的积极情绪则通过“永远相信...”等体系化话语呈现。这种转变表明用户情感完成了从即时反应到价值认同的升华,形成稳定的品牌情感共同体。二是在话语维度,从个体表达到集体叙事。SU7高频词中有感叹词(如“卧槽”),体现个体观影时的离散情绪;SU7 Ultra高频词中则为完整语义单元(如“见证历史”),构建起具有时空维度的集体记忆框架。这种话语转型印证了网络社群从“情绪围观”到“意义共建”的认知升级。三是在价值维度,从产品关注到品牌共筑。SU7时期“雷神”等人物符号与“遥遥领先”等竞品话语的并存,反映初代产品的市场试探性;SU7 Ultra时期品牌slogan的绝对主导,则标志着用户完成了从产品消费者到品牌共建者的身份转换。这种跃迁在“好事多磨”等发展性话语中得到具象化呈现,形成独特的技术进化叙事。
(三)小米SU7产品迭代中的情感演化路径
根据图1的情感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小米SU7到SU7 Ultra,消费者弹幕情感态度的显著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小米产品迭代升级的认可,也反映了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