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刘波
摘要:本文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阐述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侧重应试、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教学目标设定、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路径,旨在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发展思维、提升语言能力等重要使命。高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并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感受、体验和理解,欣赏、鉴别、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和创造美。文化传承与理解则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机整体。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
(一)优化教学目标设定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要求,将其有机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字词含义、写作手法等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赏析,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逐步提升核心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将抽象语文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语言与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围绕任务展开讨论与互评,培养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围绕启发性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提升学习主动性与批判性思维。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但评价内容不仅局限于知识掌握情况,还应涵盖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除了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深度、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发现他人的优点,促进共同进步。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
(四)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应整合教材、课外书籍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要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创造性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利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等多元资源,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力和文化传承意识。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优化教学目标设定、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