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8版:知识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二学校(原土默特左旗金山学校) 苏日娜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脱节、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系统探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结合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互促的教学策略,并阐述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水平,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强调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实际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常作为独立板块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知识迁移到写作中,语言输出能力薄弱。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通过建立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联系,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
  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不足
  单一的阅读分析或写作训练易使课堂枯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实践机会。尤其在写作环节,学生常因畏难情绪敷衍完成任务,难以实现深度学习。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读写评价多关注结果(如阅读答题正确率、作文分数),忽视过程性评价。教师较少针对学生阅读策略运用、写作思路构建等方面提供反馈,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强调,语言学习需通过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斯温纳的输出假说则指出,语言输出能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反思与修正。读写结合教学通过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的循环,实现语言能力的双向提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读写结合教学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获取的信息重新加工并输出,促进知识内化与能力建构。
  三、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读促写:搭建写作支架
  1.文本结构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结论框架),总结写作逻辑。例如,学习《The Battle Against Aids》时,梳理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为议论文写作提供范式。2.语言素材积累:指导学生摘抄阅读文本中的高级词汇、经典句式和修辞手法,建立个性化写作素材库。如通过阅读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积累“breathtaking scenery”“serene landscape”等表达。
  (二)以写带读:深化文本理解
  1.写作任务驱动阅读:布置与阅读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在学习《Cultural Heritage》后,要求学生撰写保护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促使其在阅读中主动提取关键信息。2.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设计辩论、观点评析等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阅读关于人工智能利弊的文章后,撰写立场鲜明的议论文,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读写互促:实现能力迁移
  1.仿写与改写训练:模仿阅读文本的结构、句式进行写作练习,或对原文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如学习《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后,续写主人公的后续经历,锻炼语言运用与创新表达能力。2.项目式读写活动:开展主题探究项目,如“城市文化推广”,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收集信息,撰写宣传文案并设计海报,实现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
  四、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施路径
  (一)教学设计优化
  1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与学情,制定读写融合的教学目标。如在“环境保护”主题教学中,设定“通过阅读分析环保问题,撰写解决方案类文章”的双向目标。2.整合教学资源:选取与教材主题匹配的外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素材,丰富阅读语料;同时设计阶梯式写作任务,从句子仿写逐步过渡到篇章创作。
  (二)课堂实施策略
  1.创设真实情境:以生活热点、社会问题为背景设计读写任务,如“校园垃圾分类方案提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2.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互评互改活动。例如,学生完成作文后,通过同伴互评提出修改建议,教师进行总结指导,提升写作质量。
  (三)教学评价改革
  1.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记录、学习日志、小组互评等方式,关注学生在读写活动中的参与度、策略运用和进步轨迹。2.多元化反馈:采用教师点评、范文展示、学生自评等多种反馈形式,针对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思想深度等维度提供具体建议。
  五、结语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通过打破阅读与写作的界限,实现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双向转化,对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立足学情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读写结合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以及如何针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79-86.
  [2]夏谷鸣.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外语界,2012(05):19-24.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