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骄阳之下,窗明几净的考场已悄然布置就绪,如同静待扬帆的港湾。中考,这场青春中首次重大考验,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关乎心灵的韧性与体魄的坚实。
考生心理状态无疑是决胜关键之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王艳红指出,考生出现紧张、焦躁甚至失眠等情况非常普遍,她称之为“考前高原现象”。王艳红解释:“大脑在长期高强度运转后,偶尔出现注意力短暂涣散、思维速度减慢等情况属正常反应,无需过度担忧。此时应接纳情绪,而非强行对抗。”她建议考生可学习“腹式呼吸法”,深深吸气使腹部鼓起,再缓慢呼气,将注意力集中于气息流动上,只需几分钟便能有效舒缓紧绷的神经。
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资深教师张莉则强调日常习惯对心态的塑造作用。她观察到,不少学生因惧怕难题而过度延长学习时间,反而损耗效率与信心。张莉建议:“同学们不妨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清晰的小任务,每完成一项就给自己一个肯定。这些小成就能持续激发内在动力,维持积极状态。”她特别提醒家长此时要成为“情绪避风港”,避免施压,营造温暖稳定的家庭氛围。
身体是智慧驰骋的疆场,考前状态的优化离不开生理基础的精心维护。除了心理调适,科学合理的饮食供给是支撑考生持续战斗的能量基础。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主任张雪梅以“五个一”为考生健康饮食提供核心原则——即“每日一杯奶、一个蛋、一把豆、一捧蔬果、一份肉”。她强调早餐要吃好,建议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等食物,它们既能缓慢释放能量,又能提供充足蛋白质。午餐可适量增加鱼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来源。张雪梅特别提醒:“考前切忌尝试陌生食物或过量食用油腻、生冷、辛辣之物。安全、熟悉的食物是防止肠胃不适的最佳屏障。”
初三学生王明宇也有属于自己的解压方式,每天坚持20分钟慢跑,发现运动后思路反而更加清晰。饮食上,他告别了曾依赖的碳酸饮料,家人也用心为他准备了清淡又营养的餐食。他说:“这些小小的改变让我感觉身体轻快了不少,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好像真的更有力量往前冲。”
良好身心状态的营造,离不开家庭与学校作为坚实后盾,为孩子营造一个情绪稳定的“大后方”,不过度聚焦考试结果,多传递信任与接纳。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