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热点关注

《诗经》里邂逅最纯美的爱情

  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很多讴歌美好爱情的中外文学作品一直深受人们青睐,如《牡丹亭》《红楼梦》《罗密欧和朱丽叶》《简·爱》等。《诗经》中也有很多描写美好爱情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书里的少男少女为了爱,有的痴,有的怨;有的甜蜜,有的痛苦;有的畏畏缩缩,有的勇往直前;有的大胆表白、淳朴自然,有的抓耳挠腮、心急如焚;有的待字闺中,嫁期将至,呼唤爱情,有的害怕情人鲁莽翻墙,真爱可贵,人言可畏……凡此种种,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美。
  作为开篇之作的《关雎》,更是因它对美好爱情那种纯净之美、向往之情及微妙的精神世界的描写,在历经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关雎》描写的是一个青年在河边看到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并对她一见钟情,从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一番周折得来不易特别让人高兴。全诗共五节分三层,第一节即第一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雎鸠和鸣,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第二、三节即第二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借河中荇菜难采起兴,写君子追求淑女而不得的痛苦,尤其是第三节翻来覆去卧不安席的痛苦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第四、五两节即第三层:“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中写男子求而不得、忧从中来的单恋,通过失眠将相思之苦更推进一层,心里充满悲伤惆怅却也美的动人心魄。当君子夜里卧不安席、辗转反侧时,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想象中。通过美好的想象来平衡心理,安慰自己,如果说“琴瑟友之”指的是琴瑟之好,“钟鼓乐之”钟鼓齐鸣便从侧面告诉我们淑女已被君子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迎娶到家,多么浪漫的誓言、多么唯美的爱情?
  统观全诗:首先,它所写的爱情是以明确的、负责任的婚姻为目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不是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其次,它所写的“君子”与“淑女”表明的是一种理想的婚姻,提倡的是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淑女”比较矜持没有什么动作表现,而“君子”的相思醒也想、梦也想,辗转反侧,但没有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情感克制、行为谨慎,爱的守规矩,爱的平和而有分寸,正如孔子评价的那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现实生活中人们向往的爱情结局当然是越完美越理想,而文学艺术中的爱情结局悲剧反而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痴情的梁、祝因情而死、死后化蝶而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导致林黛玉的死更加让人魂牵梦绕。我们回到《关雎》设想全诗: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一见钟情、然后向她求婚、和她结婚、举行盛大婚礼,读起来就让人觉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没什么可值得回味的东西。而这首诗的结尾为“君子”想象中婚礼的热闹场面,在盛大的婚礼上他将对她弹琴鼓瑟、舞钟蹈鼓,用如慕如诉的琴瑟、铿锵有力的钟鼓之声来表达他对她的爱恋和自己的幸福喜悦之情,使全诗在如梦似幻的浪漫美好气氛中结束,给人以遐思回味的空间。同时也更体现了君子对淑女爱之深、情之切,他没有因求爱受挫悲观绝望、畏难而退而是在痛苦中通过美好的想象,为自己鼓足勇气、树立信心,表现出男子对爱情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积极乐观精神。它让我们充分感受“诗经时代”的人们在爱情婚姻中的纯真自然、执着乐观的美好情操。
  爱情如此,生活亦如此。  

周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2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