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老伴说起在太原尖草坪北宫看电影的往事。我说,北宫已经拆除了,取代它的是两幢商贸与文化服务中心大楼。之后,我却萌发了写北宫的念头。
可是,我只有一些北宫的零星记忆,没有它的有关资料。幸好,我有一个同学曾在北宫任职,她给我提供了一些资料,又给我发来一张北宫的老照片。这张黑白老照片虽然有点模糊不清,却清晰地勾勒出北宫的骄傲而又辉煌的往事……
往事回溯到1952年5月,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太原市尖草坪地区建起了一座太原工人文化宫,文化宫临近解放北路,人来车往,是当地的一个繁华地带。这不仅是太原市产业工人第一座文化演出的场所,也为打造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开了一个好头,尤其是为近在咫尺的太钢职工搭起了一个文化舞台。
原来,北文化宫竟与我同龄,还比我大五个月。
其实,文化宫就是一个偌大的剧场,共有1800个座位,分上下两层,尤其在二层的座位上,可以居高临下地观看电影与戏剧,共享文化艺术之乐趣;文化宫外形呈“山”字形,它像山峰一样雄伟,挺起了太原工人翻身做主人的脊梁,也是当初太原市新建的一座文化地标建筑。
太原工人文化宫剪彩那天,召开了太原市职工代表大会,太原市市长亲临会场祝贺并讲话,从而拉开了太原市职工文化生活的大幕。
有了文化剧场就能演戏看电影了。那时的文化宫经常有艺人进出,观众如潮。梅兰芳、丁果仙、郭兰英、冯巩等文化名人曾来到这里登台献艺,让太原市民一睹文化艺术之风采。以后,为了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太原市又建起了最大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简称“南宫”。太原工人文化宫辉煌了六年后,也易名“太原市工人北文化宫”,简称“北宫”。之后,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贡献的晋西机器厂,也建起了一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朱德委员长还亲笔题名,简称“西宫”。还在建设北路为铁路工人建起了一个文化宫,人们称之为“东宫”。就这样,太原市就有了“东、西、南、北”四座文化宫,“南宫”与“北宫”同属于市工会管理,由此,太原市职工的文化活动如春潮一样蓬勃兴起。
这时,我已经上小学了。我在父母的带领下,经常去北宫看电影。1965年,我还在北宫登台表演节目,这是我唯一一次登台表演。那年,太原市北城区举行“学雷锋文艺节目汇演”,我们班代表学校登台表演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还荣获了三等奖。
1966年,文化事业遭到了十年的窒息,北宫和其他文化宫、影剧院都关紧了大门。改革开放之后,文化事业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北宫也敞开了大门,放映以前的老电影,表演戏剧、文艺节目。那几年,我正谈恋爱,我们就在北宫剧院看了不少老电影,有《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甲午风云》《白毛女》等。还记得当年看电影《英雄儿女》时,我们被王成勇于牺牲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宫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感召下,竟投身于股海中,在舞台上安装了一台大屏幕,把《山西证券》引进了剧场。于是,我也跃跃欲试,每天钻进股市中,盯着那些红红绿绿的大盘,在股海中亢奋,又在市场中沉浮……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年,耸立了49年的北宫要被拆除了。原因很有说服力,那就是火灾隐患。当初建这座剧院时钢材紧缺,仅用了少量的钢梁,而用了大量的木材,这些木材是砍伐了半座山的参天大树才凑够的。几年前,北宫舞台上还发生了一场小火灾,没想到,这座以木材为主要构件的大型剧院,存在着火灾隐患。有关部门在经过思考后,决定拆除北宫,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拆除北宫剧院的那几天,我每天都要来到解放北路,远远地望着它一块一块地消失,直至化为一堆建筑废墟……
那些天,我的眼在流泪,心中充满了无限惋惜。北宫剧院毕竟是太原市最早的一座文化建筑,毕竟是我们工人文化生活的一个场所,它为太原市的文化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繁衍的文化之花开遍了龙城。在我心中,与我同龄的北宫没有消失……
陈顺成(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