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手搓成玉数寻,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宋·苏轼《寒具诗》
清明节前的一两日,是传统的寒食节,这是一个缘起于山西,始于春秋时的民俗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过去的生活按照农耕节令来筹划,而今的日子按照礼拜做安排。清明节,有法定节假日,故而更容易被记住。知道寒食节的人相对就要少很多了,不过寒食节有一款美食,倒是大江南北、男女老少皆知,那就是馓子。
寒食节曾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子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宁肯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这一天吃点啥,如今是不拘一格,想吃啥吃啥了。不过古人对寒食节吃点啥,还是很上心的,尤其唐宋年间的诗歌中,表述寒食节的内容颇多。
时代发展到今天,保留在各地的寒食节食俗中的饮食也各有不同,江南一带吃青团,客家人吃艾粄,福建泰宁一带有暖菇包,厦门吃薄饼,青岛吃大葱和鸡蛋也算过节,还有芥菜饭,五花八门。作为寒食节发源地的山西,一般都是蒸子推馍,捏寒燕。在这些各具地方特色的寒食节饮食中,还有一种是全国统一都会食用的食物,那就是“馓子”。苏东坡有一首《寒具诗》,准确记录了馓子这种寒具的制作和特色,上千年来都不曾改变,一直是寒食节里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制作流程就是先搓出来,再油炸,特点就是色泽金黄,口感酥脆。
馓子虽然南北方都吃,不过食材上略有差别。南方以糯米面为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曾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这糯米粉的馓子那是酥脆之极,宛若冬日冰凌般,一碰就碎。北方的馓子以麦面为主,有的切成一指宽的小条,中间切口,两头穿过,炸出来如同蝴蝶形,有的如同细面条,弯曲成环状,炸出来确实如同唐代人喜欢佩戴的臂环。
如今,油炸馓子已经成了一种街头小吃,或是地方特色,依然是老少皆宜的民间小吃。馓子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加入凉拌菜、可以下到火锅煮着吃、还可以用来垫盘。馓子作为寒食节的标配,你可以想出千百种吃法,但它作为承载某种文化的食物,被赋予了一种精神,是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千年如一。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