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子夜

梦里红叶

  我所生活的这个北方小城,是见不到红叶的。本地最常见的树,有两种,一为槐树,一为杨树。这两种树的叶子,春夏之际都是绿色的,但一到深秋时分,槐树叶子颜色转深,成暗绿色,杨树叶子,颜色由绿变黄。初中时,学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始知,这世上居然还有红色的树叶。
  那时,在我年少有限的认知里,树叶应该是绿色和黄色的。怎么会有红色的树叶?这个疑问,陪伴我多年。后来,特意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对红叶有了一些了解。原来,红叶,并非生来红色,而是枫树、黄栌、槭树、爬山虎等乔木或灌木的叶子,经霜以后,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红。
  至于树叶变红的原因,梁实秋先生在《哀枫树》一文中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其实红叶不限于枫,凡是树根吸取土中糖分过多,骤遇霜寒即起化学作用而呈红色。”由此可以得出两点,一是树叶能变红的树,不止一种,但也不是所有的树,叶子都会变红;二是在树叶变红的过程中,寒霜起着催化剂的关键作用。
  高中时,读王实甫的《西厢记》,书中有一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辞藻之美,想象之奇,令人赞叹。这句子,便刻在了心里。
  考取师范学校后,上美术鉴赏课,课堂上见识了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虽然只是印刷品,但那满纸鲜艳浓烈的红色,仍旧给我以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看着那幅画,心里暗想:要是能实地看到画中那番景象,该有多好。
  遗憾的是,此后多年,都一直不曾遇到。
  几年前,偶然得知邻县有个红叶景区,于是便专程驱车前往,不巧的是,去了两次,均不得其时。头一次,早了一周左右,那黄栌树的叶子,黄里微微泛出点红意,偶有小片浅红者,寥落星散,远未成势。第二次担心重蹈覆辙,等来等去,反倒迟了十来日,去看时,叶子已干枯发黑。
  台湾作家蒋勋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了他看到万山红透、层林尽染景象时的感受:“让自己在满山红艳前发呆,让自己辞穷,让自己画不出一笔,让自己沮丧颓唐……”
  面对这样一幅自然造化绘就的绝美秋色图,如蒋勋这般舌灿如莲的人,也感到语言的苍白无力。
  读了蒋勋的文章,看红叶的心情,愈发急切。
  某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到了邻县的红叶景区。
  站在山巅,极目四望,近至脚下,远至天边,东西南北,漫山遍野,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条峡谷,山山皆红,树树皆红。
  那红,艳如火,明若霞,红似血;那红,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真个是层林尽染,万山红透!

□刘波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0-14期

  • 第2021-10-13期

  • 第2021-10-12期

  • 第2021-10-11期

  • 第2021-10-08期

  • 第2021-09-30期

  • 第2021-09-29期

  • 第2021-09-28期

  • 第2021-09-27期

  • 第2021-09-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