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往事

酱园巷拾忆

  前几天,有事路过柳巷,依稀还能辨认出酱园巷的方向,但经过改造,那里已不再是商业一条街了。因母亲曾在这条巷子工作多年,我们姊妹小时候常常在此跑动,所以,我对酱园巷不仅熟悉,还富有感情。
  酱园巷东起柳巷,西至二市场,长度不足150米,路面宽度至多6米,曾是商铺云集之地。酱园巷的西头,坐落着上世纪赫赫有名的“太原市副食品市场”,市场占地约6000平方米,职工达400多人。经营品种齐全,拥有百十个货架柜台,设糕点、烟酒、调味、水果、蔬菜、肉食、综合等七个组,另还有糕点、熟肉和冷饮三个加工部。
  由于这里曾是太山庙所在地,为此老太原又把“市场”称为“太山庙”。街坊相遇,问“鸡蛋从哪儿买的”,必答“太山庙”。
  在它的对面,即糕点加工部的前身,曾是小戏园,1940年建成,我国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等就从这里起步。小戏园除了上演山西梆子外,还有杂技、魔术、皮影、木偶等。当时能坐在戏园里看戏,可是上等人的生活。我们一群小孩儿,常常在晚上守候多时,待散场前半小时光景,不再收票时,鱼贯而入过过戏瘾。我爱人说,小戏园还放映过电视,号称“小电影”,票价便宜,他们有时专程从精营街赶来看稀罕。
  巷子的中段路北,有一家“代代红”饭店,也就一家小饭铺。这里的顾客总是挤得满满当当,花上三毛五分钱,吃着筋道滑溜的削面,品着上面浇的烧肉、粉条、豆腐、丸子、青菜等做的卤,感觉“生活真好!”
  在酱园巷的东口,左拐角是一家叫做“可口”的点心门市部。这里的面包、糕点的味道从店里飘出来,香喷喷的,招惹得我们总想找个理由缠着父母买点心吃。右拐就是专卖烟的老字号“半间楼”,当时因铺面太小,顾客不能进去,只能在窗口交易,里面有各种牌子的卷烟、烟丝、烟斗之类的。酱园巷除了以上讲到的,还有理发店、土产和果品门市部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人把它比作北京的天桥、天津的杂芭地,可见它当年在太原市的商业地位。
  如今,酱园巷已不再是商业中心,它的繁华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王秋英(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3期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 第2021-11-17期

  • 第2021-11-16期

  • 第2021-11-15期

  • 第2021-11-12期

  • 第2021-11-11期

  • 第2021-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