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小满动三车

  清人宋梦良在《姚江竹枝词》中写道:“春深争采雨前茶,立夏秤人杂笑哗。蚕事既登田事起,年年小满动三车。”三车是指水车、缫车和油榨碾车。
  小满节气气温升高,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进入夏季,春播作物生长旺盛,夏收作物几近成熟,农村进入了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刻。
  南方水稻栽插、追肥、耘禾,晴天还得抓紧油菜籽的收打和晾晒。蚕开始吐丝结茧,着手准备煮蚕、缫丝。
  小满过后,田里的秧苗就栽下了,这个时候稻田里不能缺水,父亲每天傍晚守在那台收音机旁,时时关注天气的情况。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天干无雨,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但总不能坐以待毙呀。得知还要连晴一段时间,父亲再也坐不住了,计划把水车抬到田里车水。
  晚上,父亲就和大哥七手八脚地把放在阁楼上的水车抬到院子里头,用笤帚拂去上面的浮尘,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和大哥抬着长长的水车向田间去了。
  水车抬到水塘边,把水车架牢靠。这一切弄妥当后,父亲和大哥爬到水车架子上,手扶在横梁上,双脚踏在木头的脚踏板上,反复踩踏,中间的轮子带动水槽里的木片转动,把河里的水抽进了稻田里。看着清澈的河水流进了干涸的稻田,心里充满一丝凉意。
  养蚕是江南农家的传统副业,到小满时,家蚕已结茧,大家开始煮茧,拾掇纺车缫丝。缫丝,就是将蚕茧抽出蚕丝。
  四月小满时节正值初夏,蚕已上簇,即准备采摘缫丝。然后蚕妇开始昼夜运转丝车进行缫丝。脚踏缫丝车,由车架、主动轮、脚踏板和缫丝锭四部分组成。这种车采用开口圆带传动。车架前后设有固定杆,主动轮和被动轮采用榫卯结构。脚踏踏板旋转起来,通过圆带带动活连接在被动轮两端木轴上的缫丝锭旋转,完成缫丝工作。
  把蚕茧放在大锅里热水煮泡,手持一把竹扫帚捞出滚水中漂浮着的蚕茧,轻轻撩打提溜着“缫丝”,右脚一下一下踩着那曲杆踏板、让曲杆连带操纵着缫车不停转动。缫车的轮如乡下那纺棉花的纺车大小,正不紧不慢地匀速转着,轮上面缠绕着湿淋淋的新丝。
  油菜籽收割完成以后,趁天气好把油菜籽晒干,就可以拿到油榨坊去榨油了。
  过去没有电力,智慧的乡人利用水利的动力。油榨坊开榨了,大锅支起来了,火生起来了。
  随着“哗啦”的一声,乌黑饱满的油菜籽倒入了大铁锅中,伙计们上下翻炒着油菜籽,然后把炒好的油菜籽倒入石槽里,水闸提起,碾车“吱吱呀呀”地运转了起来。
  一阵浓烈的清香顿时飘荡在乡村的上空,飘荡在乡村的每一条弄巷中。炒过了,碾碎了,还要上蒸笼蒸,蒸好之后,方才放入镂空的大木头里,加木塞,用吊起的檑木撞击木塞。随着“咚咚”的撞击声,油珠子慢慢从四面八方渗出,逐渐汇成一股清澈的油柱,清香四溢的菜油就会顺着油槽汩汩地往油缸里流淌,看着渐渐注满的油缸,幸福也溢满心头。

□江初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5-19期

  • 第2022-05-18期

  • 第2022-05-17期

  • 第2022-05-16期

  • 第2022-05-13期

  • 第2022-05-12期

  • 第2022-05-11期

  • 第2022-05-10期

  • 第2022-05-09期

  • 第2022-05-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