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1952年,我所在的志愿军12军33师后勤部驻扎在朝鲜江元道谷山郡临近矿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六一”儿童节前夕,我接到了代表师部参加驻地附近几家小学联合举办的“六一”儿童节庆祝大会的命令。那是我们部队入朝的第二年,在残酷的战争中举办庆祝“六一”联欢,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师部首长一再强调,我是代表志愿军参加庆祝大会的,要认真准备致辞和表演节目,表达我们对饱受战争摧残的孩子们的祝福,不仅要把志愿军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还要体现中朝友谊。我当时只有19岁,觉得压力特别大,一边苦思冥想发言内容,一边准备要表演的节目,最终决定演唱《东方红》和《金日成将军之歌》两首歌曲。
庆祝大会在金刚山山壑的一个小学里举行,距部队驻地30多里。前面一段路可以行车,后面的山路只能步行。“六一”儿童节那天,天气阴沉沉的,雾气浓重。一大早,我与随行的朴翻译和干事小王,带着师部给孩子们准备的文具、红领巾、水果糖和部队从有限的供给中节省出来的米、面、油,以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小朋友的美好祝愿,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前往大会地点。
天空中不时传来美国飞机的轰鸣声,幸运的是阴沉的天气帮了大忙,能见度低,敌机没有发现我们,一路没有受到轰炸。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汽车安全抵达了进山口,我们从车上卸下东西,踏上山路。背着部队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沿着崎岖的山路吃力地走着。这段路有十多里,我一边走一边向朴翻译请教《金日成将军之歌》的朝语发音,朴翻译不厌其烦地指正我的发音错误。路很难走,还要躲避飞机轰炸,三个人走得满头大汗。大约走了四五十分钟,前方隐约传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和欢笑声。这歌声、笑声令我们精神振奋,一扫之前的疲惫,大步向前。又走了五六分钟,迎面跑来了一群学生和四五个老师,他们接过我们背上的礼物,热情地和我们握手,簇拥着我们走向会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残破的围墙和只有门框的校门,门框上挂着的牌子隐隐约约能看到上面的朝文。进入学校,四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和燃烧后的痕迹,仅剩的几间破败的房屋就是教室,一间看起来稍微完整的房子就是今天的会场。大家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庄里现在大部分是妇女儿童,青壮年都去支援前线了。美国鬼子的飞机三天两头在空中飞来飞去,孩子们连正常的上课都保证不了。即便这样,孩子们都在认真学习,相信一定会将美国鬼子赶出家园。
会议室里坐满了参加庆祝活动的师生和家长,大家穿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脸上洋溢着笑容,丝毫不见战争带给他们的颓色。见我们到来,全体起立一边鼓掌一边用生硬的汉语高呼“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万岁”“毛主席万岁”“金日成将军万岁”,我们被朝鲜人民的热情所感染,一边敬着军礼,一边和大家一起喊着口号。
庆祝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主持会议的朝鲜同志向师生们介绍了我们,我代表师部祝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讲述了红领巾的来历和含义,鼓励他们要做勇敢的孩子,努力学习,相信在金日成将军的带领下,在志愿军的帮助下,一定会取得胜利!接着,我将带来的礼物转交给了学校。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师生们眼含热泪,感谢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无私援助。
大家唱着、跳着,《东方红》《金日成将军之歌》《志愿军军歌》《桔梗谣》的歌声此起彼伏,响彻会场,大家歌颂中朝友谊,欢度节日。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所有人的眼里都闪烁着泪花,这样质朴的、炽热的情感感动着每一个人。热情的朝鲜老乡还端来了珍藏的米酒和过节才会有的打糕招待我们,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此后直到回国,那场在战争间歇中的庆祝活动,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时刻温暖着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2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那个在朝鲜战火纷飞中亲历的儿童节仍历历在目,镌刻于心,不能忘怀。朝鲜人民面对侵略者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态度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中朝人民的友谊几经风雨仍历久弥新,万古长青。
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