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妇人在婚后会盼着回娘家,因为那是一趟治愈之旅。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唱出平淡里的温馨甜美。毕竟还年轻,处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或亲子关系还不熟稔,父母指点一二,便能拨开云雾见明月,治愈很多烦恼。加之熟悉的饭菜、熟悉的场所,若再见上闺蜜,简直是人生美事。
我母亲在上世纪90年代回娘家的频率最高。那时农村的路还多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但下雨之时,又恰是农人闲暇之时。平日抽不开身,下雨天终于可以梳洗干净,换上出门见人的衣裳,把娃娃抱上自行车,车筐子里放点鸡蛋副食,就可兴冲冲地上路了。
有一次,母亲出发时天阴沉沉的,那辆黑色二八自行车前梁上坐着五岁的我,后座上是九岁的姐姐。姐姐格外开心,穿着大红裙子,扎的辫子上还绑着两朵丝绸系成的蝴蝶结。腿有残疾的母亲每次上车都挺困难,她得先把车子遛起来,然后让姐姐低一低头,自己使劲抡起腿,越过姐姐的脑袋,够到脚踏板上。但这天可能是因为姐姐太高兴忘了低头,也可能是因为她长高啦,母亲的脚稍微踢到了她。姐姐不高兴了,妈妈先是安慰她,后让我们为她如何上车想新法子。我说:“你上车时,让姐姐身子往后躲一躲,你腿缩一缩,这不就上来了?”母亲夸了我。上坡时,姐姐跳下车去推车,母亲也夸了姐姐。母亲善于让我们开开心心地生活。那天,没走多远,雨越下越大。我第一次感受到母亲蹬车的艰难。雨珠子在银白色的车头上越汇越多,不停地往下淌水。我回过头看母亲,她已满脸都是雨水,睫毛上雾腾腾,可母亲咬紧牙关蹬着车子,朝姥姥家的方向不停歇地骑去。
姐姐劝妈妈歇会儿。妈妈说,再骑一骑,不然下雨时间长了,路软了,就更不好走了,等到了姥姥家,用热水洗洗头发,躺进热炕大被就好了。
“热炕大被,睡着得劲儿!”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哈哈大笑。
果然,姥姥一见雨中的我们娘仨儿,非常惊喜。那时没有电话,我们去姥姥家从来都是不速之客。果然不出妈妈所料,不需明言,姥姥立马端来热水,我、姐姐、妈妈排队洗头,然后三个脑袋裹上毛巾一下钻进热被窝。姥姥又去熬姜汤,把炕烧得更热乎了。那种滚烫烫的炕所带来的舒服真是只有睡惯了炕的北方人才懂啊!我们三个排队喝汤,姥姥像觅食回巢的雌鸟,在每个脑袋上都要爱抚几下。此刻的母亲终于不再是那个围着男人转,围着灶台转,围着孩子转的“三转”女人了,更不再是那个低眉顺眼忍气吞声的小媳妇了,她只是父母心疼的女儿了。中午,母亲去灶台做饭,姥姥赶紧扯住她的手腕,说,“我天天在家做饭,还要你帮忙?快歇着去!”母亲笑笑,到炕边看眼我俩,又折回去捡柴烧锅,说,“坐这儿,暖和!”便和姥姥又话起家常。
那会儿的母亲回娘家实在多,多年后,我问她最难忘的是哪一次?她说是姐姐一岁时,那是个夏天,她和爸爸白天浇地,晚上吵了架,爸爸吼她滚。气愤的母亲抱起姐姐便一头扎进夜里,朝着姥姥家走去。十几里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总觉得路那么远,娘又那么近。走得倦了,坐在地头,仰头看到月亮,很圆、很亮。当时,田里有人在浇地,一对夫妻的说话声还传了过来。母亲看看怀里的闺女,站起来接着走……母亲讲起往事总不过三言两语,但那晚的景象如在我眼前。不知那时的母亲是顾影自怜还是满腔怒气,或者是庆幸自己还有娘家可回。母亲说她不记得了,但我猜应是第三种,因为母亲在困境里总能看到自己还有什么,而不是纠结于自己失去了什么。
我和姐姐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去姥姥家。因为那儿不但有新鲜的玩意,也有吃不尽的美食。姥姥做的辣椒酱、烤红薯、嫩玉米、槐花饭、棋子豆都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我母亲平日忙于生计,加之家徒四壁,所以去姥姥家能改善伙食。每当妈妈推着车进了姥姥家门,姥爷就推着车出门,去叫二闺女和三闺女,让三个闺女一起回娘家,七八个表兄弟和表姐妹如一群麻雀,呼啦来、呼啦去,屋里屋外、楼上楼下,打打闹闹、吵吵嚷嚷,乐此不疲。捉迷藏、丢手绢、爬楼寻宝、分营打仗、捉鱼捉蝉,我们都一起玩过。到了傍晚时分,我们仍舍不得分开,大人不得不笑着摇摇头回家,于是一群小孩全住在姥姥家,晚上睡在大炕上,姥姥姥爷各睡一头,中间七八个小脑袋排成一排,那场面想起来就好温馨。
我14岁那年,姥姥离世。母亲再回娘家,脸上的笑像是挤出来的。那时舅舅舅妈在外打工,两个表弟已经上寄宿中学,常是姥爷一个人在家。母亲一进门,往往是沉默的姥爷颓丧地坐着,母亲问这问那,把带来的礼品逐一拿给姥爷,告诉他及时吃、多吃点。然后去厨房忙活半天,做好当天吃的、往后囤的,蒸好的馒头放在笼里,做好的臊子凉到盆里,浆水菜缸再添点菜,把放陈的食物扔掉……才放心不下地回了家。
那时妈妈每次从娘家回来都要感慨,有个温暖的女人对一个家是多么重要!姥姥和妈妈都是好女人,她们像家里的太阳。
现在,我住在华北,姐姐住在西南,回娘家都不方便。有时站在街头,茫然四顾,想回娘家见见妈妈,却又无奈于假期太短!
此刻,太原大雨如注,我坐在窗前想娘、思家、怀旧。一天晚上,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们俩一辈子都在一起,永远不分开。我说,好呀!等你长大了,你希望妈妈陪你去外地,我就陪你去外地;你希望妈妈留在太原,我就在家里等你。我们永远也不分开。
□高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