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艺文

李白《行路难》其一:被仰望的和被遗忘的那个天才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是写李白写得最好的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十四个字道出了李白潇洒狂浪背后的苦闷和落寞。
  李白自己怎么看呢?
  我们看李白写了那么多喝酒的诗,喝酒无聊的、和月亮喝酒的、喝酒不停继续追酒的……但李白自己的苦闷只有他自己知道,说得夸张一点,他的苦也是独属于李白的那种天才的苦。
  这首诗的前四句和杜甫的那句“痛饮狂歌空度日”反映的意思几乎一致,可见杜甫是真懂李白之心的知己。但李白不会直接这么下结论,这是议论文的写法,李白一定是散文的写法。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这当然是夸张的写法,金子做的酒杯里盛满了清酒,白玉做的盘子上放满了珍贵的菜肴。写了这么多好东西,一是贵重,二是美,三是奢华,一个普通人能想象的完美生活大致就是这样了吧。但在此时此刻,痛饮狂歌的李白却停下了筷子,吃不下饭。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写“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李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闲出了毛病吗?并不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是一个随身带剑的侠客,拔剑就是战士准备作战,拿出了利器,准备好了武艺,但看看四周一片茫然,不但没有敌人,连远方都看不到。这才是李白吃不下饭的原因,他被困住了,被这锦衣玉食的生活困住了。这不是他的梦想,功名虽然紧跟着是利禄,但李白的志向却是名扬四海的那一刻,不是这般华丽却无用的生活。
  我们在这样的高端饭局中,有人如果停杯投箸,大多是要发表感言了,但李白是茫然的,如此喜欢美食美酒的他,这时应该是最开心的主角,但他没有发什么感慨,念什么委屈,而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上下左右,南北西东,天地万物,心不知要去向何处。
  拔剑的时候,可能会恐惧,担心输赢;可能是兴奋,期盼功名。但心茫然的状态更难受,如果一个人没有宝剑,没有武艺,就不会心茫然,恰恰他一身本领,又拿上了倚天剑,这时心茫然是悲哀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写出了李白茫然的原因,路就在前方,但隔着黄河,黄河上又塞满了冰川,急不得过不去;山就在眼前,但大雪埋住了登山的路。写这首诗时,李白刚刚进入京城长安,迫切想马上建功立业,但即便在长安,天天“冠盖满京华”,谈笑有鸿儒,但他找不到自己仕途的路径。
  同样是求官,诗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孟浩然面对同样的场景,写的是“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写的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是把自己卑微到了极点的乞求,听上去很诚恳,但如果多了解下中国古代文人交往的客套,就知道这种乞求是非常写实的一种往来客套话,看不出诗人真实的内心。而李白好像一个没有被教化过的外星人闯进了这个虚伪又虚假的世界,他不藏着掖着,不开心就是不开心,没必要装开心。想做官就是想做官,从来不假推托。他自比“闲来垂钓”的姜太公,自比“乘舟梦日”的伊尹,这是辅佐商汤和周武王的两个著名的贤臣,李白毫不客气自比先贤。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们看这个题目,行路难,把这个难放在了行路的人行走的困难上,是走不动,还是走不到。但李白不是这样,他对自己是绝对的自信,脚在他身上,他一定能行走到目的地,他的行路难是路上多歧路,人世间有那么多不同的道路。李白自己也面临过是修仙还是入仕,是奉旨写诗还是投身疆场,人世间的选择为何痛苦,不是不知道那条路是对的,而是两条都看上去是绝路的路,你也要选一条走下去,都看上去是光明的路,你也必须放弃一条。
  诗写到现在,叹息、悲伤,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到了极致,如果就此收尾,就是一个普通文人的牢骚。但李白是一只关不住的鸟,李白对自己永远青春少年,最后一句大反转,他是不会在失意中沉默的,做一个缩起来的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永远有白日梦,哪怕它碎了一次又一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的征途不在冰塞黄河雪漫高山,我们的征途在星辰大海之间。

十八花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07期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3期

  • 第2022-11-02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31期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7期

  • 第2022-10-26期

  • 第2022-10-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