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臂弯弓的是谁?羿。
老爷山在哪里?山西屯留。
老爷山正是羿射日处,离屯留县城30余公里,驱车往西北方向过余吾镇可达。
老爷山“阴山尽松柏,沟坡满榆槐,遍地碧翠,百鸟声喧”,植被非常得好。
中国是个古老的神话国度,在史前神话中,长治占了四个,分别是:神农尝草、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连中央电视台也高度评价:“一座小城竟然奢侈地拥有那么多中国史前的神话传说版权。”
“羿射九日”是个成语,作为四神话之一,我们有理由去探寻它。
《淮南子》记载:尧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食,羿上射九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这其中记载的上射是怎么回事?《山海经》载: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山,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意思是,羿曾经为民除害,杀过九婴,也杀过大鹏,当然最主要的是射杀了九乌,在三嵕山上。
这三嵕山就是老爷山,三嵕本为三峰所聚之意,这里的三座峰分别是:麟山、灵山、徐陵山,羿射日处在麟山。当然“三嵕山神庙”也就座落在麟山上,位于老爷山之东。
有了羿射九日的故事,三嵕山自唐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各种庙宇,还有先师庙、金禅寺、关帝庙等等,当地百姓对所有神灵统称为老爷,三嵕山神庙众多,老爷也就多,世俗中三嵕山就被称为老爷山了。
顺着长长的石阶,进入神庙大门,经过改扩建后的神庙金碧辉煌,增添了些许世俗气息。大门之内有块石牌“羿射九乌之神地”,在钟鼓楼的外墙能看见新旧墙的接驳处,可见这座庙的历史还是够久的,也建在原址上。东为钟楼“惊天”处,一座硕大的铁钟上刻满了《淮南子》中关于羿的铭文;西为鼓楼“动地”处,两米多高的大鼓矗立,能看得出是新做的。正殿内供奉羿神之像,羿很高大,俯视众生,边上两随侍,雷公电母风神等侍立两厢。后殿是羿和嫦娥两夫妻的寝宫,他们端坐正中,诸多“音律仙子”陪在两旁。传说中,羿和嫦娥到西王母处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得后被嫦娥一人偷食,于是嫦娥飞入广寒宫,成为月中仙子,而羿只能在人间与嫦娥苦苦相望,他们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后来西王母感念羿射日的功绩,请示玉帝,将羿置于三嵕山,让他护佑一方百姓,成为山神。
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羿被册封为灵贶王,三嵕山遂有了三嵕庙。三嵕庙在上党地区有多处,平顺、壶关都有,显而易见,老爷山上的应是正宗。
在这里,有一处地方需要特别说明,羿与后羿并不是一人,射日的是羿。羿生于尧时期,为黄帝之第五子后昊的曾孙,应叫“尧羿”;后羿生于夏朝,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应叫“夷羿”。
老爷山的北峰灵山上有金禅寺,寺后有座莲花塔,在塔刹顶端底座上有宋代重修碑刻,言明金禅寺到宋代毁损,又重修。塔为四方九层密檐式砖塔,建筑风格与西安大雁塔相类似,顶部有仰莲,俗称莲花宝塔,为先师的舍利塔,底座朝南开长方形门洞,东西北三面隐嵌门窗式样。如今的宝塔千疮百孔,塔刹顶端的仰莲和宝珠早已不见踪迹,整座塔就显得突兀,它少了最美的装饰。在老爷山的南峰,建有先师庙,里面供奉孔子,他的弟子们随侍在侧。
时光由神话的唯美进入近代的血雨腥风后,这里还上演了一场辉煌的战役——上党战役。1945年9月下旬,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部解放襄垣、屯留、潞城、壶关、长子五县之后,于10月初在老爷山截击了闫锡山派出的七集团军司令彭毓斌和炮兵司令胡三余所率领的三个军八个师。激战四天三夜,为我军赢得上党战役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1965年,老爷山战斗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宝塔上的弹孔就是这场战争的见证。
老爷山端儒、释、道三教共存,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可谓是三峰插斗翠,秀塔绕彩云,是上党地区一处优美的休闲去处。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