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往事

我是公社小社员

  阳春三月的一天,读书困倦了,我放老歌解困。当听到“我是公社小社员”这首歌时,那欢乐的曲调、明快的节奏、熟悉的歌词,如故乡的阳兴河潺潺流入了我的心田。“我是公社小社员来,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来……”熟悉的旋律把我带入到了上世纪60年代那终生难忘的岁月里。
  1967年夏日的一天,我从故乡——阳曲县大盂乡大泉沟村的广播里听到了通知:全体社员们,以生产队为单位,每天早晨出工时,带上碗筷扛上锄,在地头吃饭后开始劳动。通知播放完后,马上开始播放的是学大寨的歌曲。听到广播后,我缠着妈妈就要上地劳动。妈妈领着我找了当时生产二队的队长大金虎,他笑着问我,你会锄地?我说,跟着爸爸在自留地锄过。他说,那你明天就跟我们上地吧。
  第二天我就跟着上地里去劳动了。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小米干饭,就着细细的土豆丝、咸咸的萝卜丝,大家有说有笑,吃得津津有味。饭后,大家一字横排,开始锄地。这天上午是在东梁上锄玉米苗。大金虎看着正锄地的我,笑着说:“栓林是个学生,锄地还挺像回事!”
  这时,一位叫田万红的社员走过来。田万红身材魁梧,方头大眼,声亮如钟,是我们北崖街上的一条好汉。他对大金虎说:这样吧,栓林锄一拢,我锄二拢,我俩比一比。大金虎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大声说:“栓林,你和万红比一比!”我答应后,社员们纷纷撂下锄头上前“观战”。
  一声令下,我俩都埋头锄了起来,锄片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着亮光,插入地皮,一拉一道浅浅的土壕,一股黄土味直穿鼻孔。不一会儿,我俩就像拉风箱般地开始喘粗气,俩人都是满头大汗,汗珠子从脸上往下流。在众社员震耳的“加油”声中,大金虎宣布:锄地比赛结束!万红、栓林都是第一名!那天,我心里真比盛夏喝了甘美清凉的冰糖水还甜!
  在当“公社小社员”期间,我天天跟着老社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着锄头在村周边的东梁上、西江、教场、跃进路、北祠行等地段锄杂草,护嫩苗。
  也就是那时起,我不仅学会了锄地,也深深地懂得了劳动的重要意义,更让我知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几十年来,我一直保持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这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令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李栓林(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2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10期

  • 第2023-04-07期

  • 第2023-04-06期

  • 第2023-04-04期

  • 第2023-04-03期

  • 第2023-03-31期

  • 第2023-03-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