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马铃薯的花其实并不十分惹眼。谁能想到,胖墩墩圆滚滚的马铃薯,能开出什么样的花呢。
马铃薯在自家的菜园里绝对是一个大户。通常,小青菜挤挤挨挨长在八仙桌大小的地方。辣椒和茄子各有两三行,每行不过三五步长短。黄瓜和西红柿、豆角,需要搭架子,三五行,每行十来步远已是大观。唯有马铃薯,省心比不过小青菜,高低比不上黄瓜和西红柿、豆角,偏偏吃肥吃得厉害,又像红薯一般在长条形的垅上一行一行排过去,惹得其他蔬菜腹诽不已,且露在垅上的叶子卖相也极其一般。大概,也只有在马铃薯开花时,才能挽回一点颜面吧。
马铃薯的花苞浑似一个个悬着的马铃,恐怕这才是它得名的真正缘由。花萼裂开之处,包裹着一个椭圆形的花蕾,花蕾前端紧紧相拥,布着一层细密的绒毛,三五支花萼占着一根独立的茎,绝不长一个叶片,以致马铃状的花苞似悬着的铃铛。
当初夏温热的风轻轻吹来,飘荡的花苞,似马脖子下的铃铛,随着马的奔跑摇晃起来。当你蹲在这些小铃铛前,细细观看,不由地会想象,每一个花苞里都藏着一个奔走四方的故事。这些眼前的花蕾里一定住着跑累的马儿们的灵魂。当马铃薯的花绽开之际,仿佛是这些灵魂的重生。只不过,它们不再有马儿的形态,变成了一朵给天地间遮风蔽雨的伞,又似一座振聋发聩给人以警示的金钟。
马铃薯花洁白的花瓣,不带一丝人间的纤尘,嫩黄的花柱,像一个小号的纺锤。除了白色,马铃薯的花还有浅绛色和紫色。据说,16世纪中叶,法国人巴孟泰尔在国王生日宴会上曾献上了一束土豆花,雅致的花朵受到王后喜爱,一度流行于上流社会。
开了花,就会有果。马铃薯,是家乡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果腹充饥的救命粮。
□徐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