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西藏是我的一个梦想,今年盛夏之际,我终于如愿以偿,“享受”了一把高原反应的“慢生活”。
接待我的一家旅行社听说我超过65岁,又是单身一人,面露难色。他们告诉我西藏的高原反应如何如何严重,而且还递给我一份《免责书》。西藏的高原反应我早有耳闻,之所以成为我决心一睹其芳容的梦想,只因“无限风光在险峰”。但真到了让我签“生死状”的时候,我也犹豫不决了。去还是不去,我徘徊在了旅行社的门口,许久,天生倔强的我仗着平时有所锻炼的基础,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压倒了一切,拿起笔毫不迟疑地签下了我的名字,权当签下了一份出征前的“军令状”。
火车出了兰州站,列车员挨个车厢提醒乘客,下一站是西宁,是青藏铁路的源头,也即进入了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尤其是午夜列车要翻越唐古拉山口,这里是世界铁路第一高站,海拔5072米,空气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此处时,会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听罢,我有些后悔自己的贸然出行,但列车是不会为我停下来的,只好硬着头皮坐下去。我按着列车员所讲的办法,下午和傍晚尽量不睡眠,静静地坐在卧铺上养神,待晚上时能够睡好,这样唐古拉山口便从我的睡梦中倏忽而过,清晨醒来时没有什么不适之感,心里很是欣慰。
经过36个小时的行程,到达拉萨时,已是中午时分。一下火车,高原的天空湛蓝,阳光灿烂,心情一阵激动,完全忘记了临行时旅行社“下车休息半天,适应高原气候”的嘱托。入住酒店,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阳光下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广场上更是一片耀眼闪亮,太阳似乎就在头顶,这才意识到高原上阳光的辐射是如此的强烈。但顾不了那么多了,在《坐上火车去拉萨》的背景音乐中,转悠了两个多钟头,又趁着比内地晚两个钟头的时差,来到了大昭寺跟前的八廓街,最后在天黑之前赶回了酒店。估算了一下,约玩了5个多钟头,丝毫不觉得有何高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时,谁知久久平静不下来的心情及一下午的劳累,引起了急促的呼吸。我赶紧放平心情,变换睡姿,最后经过一个多钟头的努力,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睡姿,逐渐平稳了呼吸,此时想到旅行社的嘱托并非虚张声势。
经过两三天的调整,初步适应了高原气候,几乎未觉得有何高反症状。不过,美丽西藏的风土人情常常让我“忘乎所以”。第四天,大巴车开到了拉萨西南的羊卓雍措湖。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众游客纷纷下车抢占拍照“制高点”。我也不甘落后,一番折腾下来,虽然摆拍到了“人在湖中游”的美景,可人已气喘吁吁,回头一看“网红点”的海拔标高4998米,加上我的身高快5000米了。原来,我的活动幅度在高原上又显得过快过大了。少坐片刻,才恢复了精神。
亲口尝梨知酸甜。几天的拉萨行程,我感到高原反应只是让我们来旅游的人借此放慢脚步,好好享受几天高原的“慢生活”。
□彭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