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北方瓷都”八义镇

  •   八义镇位于长治县南部山区,距县城10公里,是有名的上党重镇、北方瓷器之都、义士之乡。
      八义镇历史悠久,因三面环山、一面平川,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素称“上党咽喉”。千百年来这里战事不断,直到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大战时这里依然金戈铁马。相传八义之名源于战国时期,长平之战中赵括轻率大军盲目出击,军中将领史正等八人冒死谏言,赵括怒斩八人。后人敬重八义士所为,将八义士劝谏之地定名为八义。东汉置县划村时,八义以“义士谏赵处”得名八谏村。至于何时改称八义,一说唐玄宗别驾潞州,潞南巡猎,更名八义。另一说是宋初,太祖赵匡胤取潞洲,经此赐改为八义。
      因地处交通要道,八义镇战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平时期则是商业繁盛之处。这里一条官道穿村镇而过,北通潞州(长治)、并州(太原),南至泽州(晋城)、河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八义成为长治南部的经济重镇,是各地商人往来贸易的中转站。公元1128年,南宋北金开始兴商利市,发展商业镇,即于上党县内置八义镇。据《金史·地理》记载:“潞州,县八、镇四:上党镇一(八义)、壶关、屯留镇一(寺底)、长子镇一(横水)、潞城、襄垣镇一(虒亭)、黎城、涉”。由此可知八义村在宋金时期已是商业繁盛之地。
      八义镇是北方瓷都,是宋代著名民间瓷窑“八义窑”所在地。其率先创烧了红绿彩瓷,创造性地把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开创了二次烧成工艺,使中国瓷器从此走上绚丽多彩的发展之路,开创了中国彩瓷业先河。它的“红绿彩”代表宋金时期中国陶瓷业的最高水平,在中华瓷器文化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的八义镇,古宅大院大多已经拆毁或坍塌,只有解元院、丫鬟院、斗杆院等少量院落较好地保存下来。据八义镇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回忆,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八义依然整日车水马龙,商业繁盛。当时街道两边商铺有上百家之多,其中有字号的就有60多家。如今这些商号大都不复存在,但很多店铺旧址依然保存完好,只是换了主人的店面,继续经营着别的生意。
      现在,街道两旁的店铺虽然墙体斑驳,但难掩古镇昔日的繁华。漫步在狭长的街道上,很容易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吴根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4期

    • 第2023-07-21期

    • 第2023-07-20期

    • 第2023-07-19期

    • 第2023-07-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