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大,经常会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现象,失眠该怎么办呢?什么情况需要吃失眠药?
其实,偶尔的、短期的失眠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比如环境变化、生理改变、时差、兴奋性食物或者药物影响等,一般来说,去除诱因或者通过自身调节来缓解后,即可恢复。
但如果失眠持续出现,已经对身体、精神、生活和工作学习产生影响,且去除诱因和建立良好睡眠习惯都不能改善睡眠时,则需要用药物干预治疗。
选择失眠药要分情况
选药时要结合失眠原因、症状特点以及年龄、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是否服用其他药物等情况。失眠药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镇静安眠药,中长效作用的如艾司唑仑、地西泮,短效的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第二类是中成药,常用的有枣仁安神胶囊、舒眠胶囊等。第三类则是调节情绪促眠的药物,如米氮平、黛力新、西酞普兰、阿戈美拉汀等。
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对药物的敏感度也不同,选药需个体化,例如:不易入睡者,适合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的药物,服用后可很快入睡,第二天没有不适感;持续睡眠困难、噩梦较多者,则适合中长效类药物。
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同时兼顾按需、间断、足量的原则,首选短、中效的镇静安眠药。伴有抑郁、焦虑症的患者,可选具有抗抑郁作用的镇静药物。临床不推荐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作为首选药物使用,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
服用失眠药的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不要喝咖啡、茶等兴奋提神的饮品。
2.不要饮酒。少量酒精会让大脑快速兴奋,对抗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而过量酒精则产生抑制作用,与“失眠药”一起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双重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3.老年人服药要慎重。很多老年人都有睡眠不好的问题,甚至会自行服药。但是老年人身体较弱,脏器功能衰退,多数人还患有其他疾病,如果药物剂量大,会引发很多风险。同时老年人也经常服用其他药物或保健品,不经医生或药师指导自行服用“失眠药”,如果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疗效或损害健康。另外,老年人应格外注意服药后可能引起头晕进而造成摔倒、骨折。
4.有抑郁或焦虑障碍的患者,应当遵医嘱联合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使用。因为抑郁和焦虑也会引起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缓解后,睡眠也会改善。
5.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减量或换药,不要自己随意更改剂量、长期使用或突然停药,避免产生耐受和依赖。
6.长期使用者最好每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总之,遇到失眠需要与医生做好沟通,制订最适合自己的助眠方案。
忻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李红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