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国庆节,10月3日是中秋节,所以学校放假三天。我与几名同学在9月30日下午放学后就马不停蹄地步行回家。我们走50了余里地,夜半时分才到家。
这是我进城读初中后第一次回家,虽然离家才一个月,但由于是长这么大从未离开过父母,就觉得这一个月十分漫长,特别想念父母。三天的假期太短暂了,不仅我不愿意走,父母亲人们也舍不得,不让我走。收假前一天中午,同学喊我返校的时候,我就没有和他们结伴同行,而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多待半天。他说一定误不了我第二天早八点的课,就为了这半天时间,我俩进行了一次长途跋涉的夜行。
晚饭后,父亲让我好好睡一觉,半夜再送我返校。当时钟“当当”敲过两下,我们爷俩就起程了。这时我才知道,当我熟睡的时候,父亲从外村的亲戚家借来一辆自行车,说是要带我上路。我知道,父亲虽然学过骑自行车,但自己骑还凑合,带人恐怕不行,父亲说放心吧,没问题。
后半夜正是明月高悬时,我们爷俩在月光中赶路,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开始的二十余里是山路,上坡下岭,沟壑纵横,别说骑车了,就是推着车走也不那么容易,但我还是拗不过父亲的执意。我坐在后座上,他在前边扭扭歪歪的推,还未走出多远,父亲就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冒汗了。我再也不忍心让父亲这样受累了,就悄无声息地跳下车来,不但我摔了个狗吃屎,也使父亲突然失去重心与车一起滚到了沟里。所幸沟不深,人与车都没有事,我们爷俩儿拍拍身上的沙土继续前行,父亲前边推着车,我在后边跟着走,这样反而走得更快些。
不坐车了,心情就放松了许多,这才注意到月光笼罩下的夜景。朦朦胧胧中,路旁一片片成熟的庄稼,矮的谷子已经割过,高的苞谷还未灌浆,那豆棵里的蝈蝈有一声没一声的鸣叫,缓解了我们旅途的疲劳和寂寞,近处的荆棘不时伸出“手”来,拉扯一下衣襟。这时从灌木丛里突然窜出一只野兔,吓了我一跳,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父亲说,一只野兔算什么,这山里有时还能见到狼的身影呢,那可得凭胆量和机智与其周旋,接着父亲给我讲了几种驱狼的办法,并讲了他与狼对峙的一次经历,听的我胆战心惊,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我们爷俩说说唠唠,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平坦的公路上,父亲高兴地对我说:“上车,走!”让我想不到的是,父亲的骑术不错,完全没有我想象的东倒西歪的现象,父亲用力蹬车,小风在耳边吹拂,很快三十里路就甩在了身后。虽然已是秋凉,加之夜露霜寒,但父亲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东方冒红的时候,我们爷俩到了学校门口,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呢。父亲用手擦了擦汗,目送着我走进教学大楼,直到我反身向他挥手告别时,才见他一步三回头的踏上了归途。
我边进教室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孝心来回报他。
韩长绵(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