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4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入选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
霍泉,位于洪洞县广胜寺。广胜寺上寺依山、下寺傍水,取“地广而景胜”之意,后人引申为“广大于天,盛名于世”。我的曾外祖父为这座寺撰写的对联仍在牌楼上闪烁着金色琉璃的光辉。“广纳古今龙门客,胜醉中外翰林人。”这里的风景颠覆大众对“黄土高坡”的刻板印象,“醉人”不仅是乐乎山水之间,其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更有乐以忘忧的独特魅力。
“广胜”有三绝:元代壁画、赵城金藏、琉璃宝塔。下寺水神庙的壁画是我国唯一的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寺观壁画的孤例,不足两百平方米的墙上,有“打高尔夫”的、下棋的、卖鱼的、梳妆的、唱戏的……贩夫走卒、梨园子弟、达官贵胄、妇女孺子、天神鬼差汇聚一堂,各得其乐,可见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得很神仙。多待一阵,古人的面貌就活泛起来了,他们表情松弛舒展、眼神柔和内敛、姿态闲适自然、神色从容专注。
下寺的壁画不只在水神庙,以前大雄宝殿里也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殊菩萨,他居然在伏案工作!让我想起了刊刻《大藏经》的比丘尼崔法珍。相传崔法珍的哑疾被和尚医好后,她便想帮和尚做点儿什么。和尚的意思是这事啊不是你个女娃娃做得来的。崔法珍没表态,扭头走了,再回来时,她已自断一臂,表明募缘刻经的决心。在中国历史上,刻经的难度系数不小,即便是国家专项计划也得耗时十余年,存书难度更大,能不能传下来全凭运气。这位义气的民间女子耗时约30年,将宋代《开宝藏》复刻完成,募刻经版168113板、6980卷,共计6000多万字,让后人有机会读到宋朝之前历代汉译佛经。
广胜寺出镜率最高的当数飞虹塔,暑期霸屏热剧《西游记》中唐僧唯一扫过的塔就是这里。《中国文物之最》称它是“最华丽的琉璃塔”,2018年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我幼年时的暑假常在此发呆,最喜欢落日的余晖洒在琉璃上。
美是意与境合,《周易》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把大脑和智慧、优雅和生命联系起来,以欢喜心过生活,让自己成为美好生命的榜样,这或许才是广胜寺留给我们的限定惊喜。
□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