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健康

冬天血压易“失控” 做好管理很重要

  •   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使气温急剧下降,众多高血压患者突然发现自己的血压一路飙升。有人疑惑:寒风一吹,瑟瑟发抖,血压怎么不降反升?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是怎样的?山西白求恩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范国瑞和李冰洁两位护士长联合提醒:“冬季,尤其要做好血压监控。”
      血压高低真和气候有关
      范国瑞介绍,一般来说,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体内的各种激素分泌量相对较低,再加上夏季出汗多,血容量下降,所以血压会降低。而秋冬季节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由于秋冬季节天气转冷,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交感神经会变得更加兴奋,全身血管收缩力增强、心跳加快,从而导致血压上升,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造成血管收缩舒张间幅度增加,更容易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就会引起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另一方面,气温低时人体出汗少,会使血容量增加。同时,人们会进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盐类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水分,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冬季血管收缩运动多、出汗少、钠盐排出少,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时,血压容易‘失控’,同时,脑卒中、脑梗、中风、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心肌梗死)等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也会激增。”李冰洁提醒道。
      维持冬季血压稳定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建议高血压患者注意保暖。”范国瑞说,在冬季,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以抵御寒冷;鞋袜宜保暖透气,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在寒潮过境的大风雨雪天不要出门,避免寒冷刺激;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及合适的温度、湿度。
      尽量避免清晨外出锻炼,应在气温相对较高,比较暖和的时段锻炼身体。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3点左右进行户外运动,最好选择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尽量不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选择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的弹性,还能强化心肺功能,有利于血压的降低。即使在室内进行运动,也要适度,不要时间过长。“高血压病人无论选择何种锻炼项目,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好运动量,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比如散步时,时走时立,形动而神静,既可使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又能调节情绪。”范国瑞说。另外,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运动后一定要做整理活动,不要立即停下休息。
      “控制血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李冰洁说,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我国成人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g以下(建议购买量盐勺),高盐饮食会使肾脏、血管、心脏以及人的大脑指挥中枢发生变化,人体为了适应高盐环境,会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以淡为宜,一日三餐吃的饭菜注意粗细搭配,荤素相宜,品种多样,做到饮食有节,常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合理补充水分,防止血液浓缩,保证血流通畅。冬季如果进补牛、羊肉以御寒,切记不可过量,以免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身体肥胖、血脂异常的高血压病人,更应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不可酗酒,以免导致血压波动,发生意外。
      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这时候,建议大家考虑一下自己最近生活方式是否发生了改变,比如熬夜、喝酒、生气等。如果没有,那就要考虑可能是降压药服药时间不对或者剂量不够,这时就需要及时来医院就诊了。“特别提醒,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医生会根据季节变化和您的病情,进行用药调整。绝对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李冰洁说。同时,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总之,冬季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血压管理,冬季(尤其气温变化较大时)要加强自我监测,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只有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才能把血压控制好。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通讯员 苗丽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5期

    • 第2023-12-22期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20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