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难忘的军旅生涯

  •   上世纪70年代初,为充实省军区文艺团队的力量,我和另外4名同事被借调到省军区做文艺队员的指导老师,也和他们一起演出,当时我的任务是乐队指挥、作曲、小提琴教师兼教授乐理课、和声课。
      我们在太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创作、排练、演出,组织起了一台歌舞节目。1973年春在队长郭朝凤带领下,开始到省内部队及各县武装部进行慰问演出。全体人员乘坐一辆军用大轿车,另一辆大卡车满载灯光布景服装道具。第一站我们到了离石,演出十分成功,极大鼓舞了士气。离开离石,我们到了中阳县的深山密林中,这里有一个军工厂,宣传队的到来让他们兴奋不已。出了中阳,我们转战到了柳林,这里街道宽阔整齐,民居房舍多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建筑,凸显了昔日的繁华。在广场演出时,老乡们扶老携幼而来,观众虽然多却井然有序。接下来我们又到了方山县,这里刚由镇制改为县制,一条不足一里地的街道,零散窄小的店铺,行人稀稀拉拉。我们在一片宽阔地带临时搭建了土台子,铺上帆布就开始了演出,消息传开便招来了十里八乡的人们前来观看。开演前,年轻人围着后台对演员化妆、换服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演出中叫好声、鼓掌声不断,落幕后观众兴致未尽,连续加演一直到午夜才结束。有几位大娘涌向舞台,掏出鸡蛋往我们手里塞,我们婉言谢绝惹得老人有些不悦,只好由武装部的同志掏钱买下。一位白胡子老大爷拿来几片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非要给我们,推辞不掉,只好收下,遂把几十元人民币交给武装部的同志,请他们代为转交给那位老大爷。
      沿途在几个县城演出后,我们于“八一”建军节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场,根据指令我们休整了一周时间。这里地处深山,举目远眺,山顶上竟然还有皑皑白雪。虽值盛夏,但我们晚上在广场看电影的时候还得披上棉大衣。除了在舞台上演出,我们还分成了若干小分队给驻守在偏远地区的官兵们送去了欢乐。在岢岚、岚县、五寨演出后,我们到了神池县,那里的《神池道情》名声在外,其演唱形式火辣奔放,风格别致,演出之余,我们逐字逐句向当地的老艺人进行了学习,得到了民间歌舞的滋润。
      继续北上,汽车载着我们行驶在崇山峻岭之间,公路狭窄崎岖,前面好像是没有尽头的深山野林。驶过高山峡谷之间的雁门关,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望无际、无比开阔的荒滩野地,这就是名震中外的古战场金沙滩。一路演来已至九月,正赶上法国总统蓬皮杜到大同云冈石窟参观,我们也赶到了那里。
      在繁忙的演出间隙,我们还与大同市歌舞团进行了艺术交流,丰富了我们的演出节目。离开塞北重镇,沿北同蒲线上的县城一路南下,到忻州时已是万山红遍。近半年的巡回演出给当地驻军、武装部、人民群众带去了省军区的关怀,送去了欢乐,也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磨练,提升了演艺水平,增加了阅历,同志们风尘仆仆,满载着收获的喜悦回到了太原营地。
      经过几年军旅生涯的锤炼,我深深地爱上了部队文艺工作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战友们。

    刘德增(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5期

    • 第2024-01-12期

    • 第2024-01-11期

    • 第2024-01-10期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8期

    • 第2024-01-05期

    • 第2024-01-04期

    • 第2024-01-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