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我们曾在太原西山植树造林

  植树节来临之际,很自然地想起植树造林的往事。我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有个响亮的口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那年太原市东西山绿化指挥部给我厂在西山划定了“责任区”,要求包种包活。为了确保与指挥部联系畅通,圆满完成植树护林任务,我厂派专人驻守西山造林责任区。在“抓革命,促生产”誓夺首季开门红的大好春光里,东西山绿化指挥部给我厂下达了植树造林任务。为既按时完成植树造林任务,又不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工厂领导决定派我们子弟学校的中学生去西山植树。我们自带铁锹,集体乘大卡车前往绿化基地。大家的任务很明确,每人挖6个树坑。我和同学们大多是带的自家“和煤泥”的铁锹,锹头基本是“平头”,不适宜挖树坑,挖树坑应该用那种尖头的“工兵锹”。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不趁手,干起活来,自然是“事倍功半”。
  树坑的位置事先已经用白灰圈定了。我们按照工厂绿化队师傅交代的深度挥锹开挖。尽管工具不应手,但也挡不住同学们高涨的劳动热情。沐浴着春风,大家展开了劳动竞赛。同时老师号召同学们发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先进”帮“后进”,先挖完树坑的同学可以自愿帮助没挖完的同学。在“比帮赶超”的氛围中,同学们先后如数完成了任务。但在验收时,就暴露出一些树坑的质量问题。有的挖成了上大下小的锥形,有的把圆形挖成了多边形,还有树坑的深度不达标。在厂绿化队师傅的示范下,同学们对不合格的树坑又进行了达标返工。随后,有人在我们挖好的树坑里栽苗、浇水。任务完成了,同学们打开自备的军用水壶,吃着统一发放的果酱面包和火腿肠,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任务完成离开西山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工厂绿化基地。40多年过去了,当年我们挖坑种下的树苗,也该是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了。

解延忠(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12期

  • 第2024-03-11期

  • 第2024-03-08期

  • 第2024-03-07期

  • 第2024-03-06期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