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封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给我的回信,一封用毛笔写的回信。
1987年,我在河津市僧楼镇的马家堡初中任教。春节过后,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写《解放军烈士传》的征文,我就想把我村的革命烈士薛忠信的事迹写出来寄给编辑部。当天我就动手写作,那时候没有电脑,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写完了草稿,并进行了修改,然后用标准稿纸工工整整地誊写好,用挂号信寄往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烈士编审室。
1987年4月初,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收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烈士编审室的回信。信中,编审室为我介绍了《解放军烈士传》的编辑顺序,告诉我,我的稿件一经采用就会函告我本人的。这一封回信,是用毛笔写出的,如今已成为珍稀之物。我珍藏的这封回信,书体是小楷,它如同一幅艺术品般,字迹工整、笔画流畅,透露着古典与典雅的气息。它不仅是一封信函,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的传播,激发着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每一次重温这封信展示的书法艺术,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弘扬,都是对美好时光的一次怀念。
薛振堂(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