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古代的官报

  报纸是一种正式新闻传播媒介,说起来,从古至今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变革。古代官报是中国历代媒体的一部分,在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一下古代官报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最早的报纸叫“邸报”,起源于西汉,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汉代,各郡都在京师设“邸”,即京城长安设置的办事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各省驻京新闻机构,负责传达朝政各种消息。信息写在竹简、布帛上,被称为“邸报”。邸报是官方报纸,主要供官员阅读。后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邸报”又称“宫门抄”“辕门抄”,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新闻发布方式。
  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发行了《开元杂报》的官方邸报,刊载皇帝行踪和朝中各种事件及重要信息。当时的邸报本身并无报名,因其在开元年间发行,后人便称其为《开元杂报》。有记载,《开元杂报》“系日条事”,即每天都有,分条报道,类似现代报纸的要闻简报集纳。还有记载,其刊全文共500余字。当然,《开元杂报》不像如今的报纸,有固定的报头。随着唐代印刷业的逐步发展,信息沟通较前流畅,邸报加以规范,设专业投递部门。送报纸时,邮差骑着系了铃铛的快马,听到铃声,行人马上就得让路。
  到了宋朝时期,邸报的发布受朝廷严密控制,管理更加严格。宋真宗咸平二年,制定了“定本”制度,即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审查,经审查批准后的“样本”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依据,不得擅自更改,然后向各地抄发。《朝野类要》载:“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宋朝的“邸报”大部分都是手抄形式传播,有少部分使用雕版印刷。宋代报纸称谓颇多,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邸报”为通用的称呼。其内容主要是皇帝诏书命令、起居言行、朝廷法令公报、官吏任命赏罚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
  在宋朝,新闻业开始出现新景象,我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小报”诞生了。小报内容比邸报丰富得多,大到皇帝的谕旨诏令、朝廷大臣的奏议、台谏、边疆战事,小到某个官员被皇帝召见、某人被罢官、某人升官之类的朝廷动态,小报上都能看到,而且很多信息是邸报不能报道的。
  元朝统治者为蒙古贵族,这一民族崇尚武力,多不习汉文,在这一朝代“邸报”自然就中断了。
  明代朝廷办报制度及邸报内容,与宋代大体相同。明中叶以前的邸报,基本采用手抄形式传播。崇祯十一年后,普遍采用活字印刷,这是历史上新闻传播技术的一大进步。
  清代邸报普遍沿用活字印刷,因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质量不佳,有的字体歪斜、墨色漫漶,校对也不够精确,错字较多。但因内容新颖,依然受众人热捧。西方印刷术传入我国后,遂改用铅字印刷。从办报制度上说,清朝前期得以沿袭,官报也得到了延续。到了清朝末年,通过官书局等机构,创办了一批政府官报,主要有《政治官报》《官书局报》等。雍正年间,邸报正式停止发行。
  古代的官报,记录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朝廷要务及社会发展状态,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媒介迅猛发展的基石。

□卜庆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7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2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