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美食

粽香四溢

  •   “三解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不难猜出这条谜语的谜底就是:粽子。
      相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粽子投水祭之。渐渐地,民间便形成了端午食粽的风俗。隽永的传说,给传统节日平添几分人文色彩。粽子,又叫筒粽、角黍、包米等。叫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称角黍,由汉朝用菰叶裹黍米成牛角状而来;名包米,从元时以箬叶包糯米而得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粽也曾有描述:“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近世多用糯米矣。”
      端午食粽之俗,在魏晋时已盛行。周处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唐代时,粽子成了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店铺,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唐明皇吃了“九子粽”后赞不绝口,说:“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道出了粽子的形状和味道。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描述了粽子的大小。宋代已有了“艾香粽子”,陆游诗曰:“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同时,粽子之馅亦趋丰富,如宋人吴氏《中馈录》做粽子法记云:“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文豪苏东坡喜食粽子,品味了以蜜饯为馅的粽子,留下了“时于粽里得杨梅”诗句。宋时粽子的形状已五花八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粽子名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到明代,出现了以豆沙、肉茸或干果仁肉为馅的粽子。清代出现了火腿粽子,袁牧《随园食单》载:“洪府制粽,取顶高粽米……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入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尽了火腿粽子的妙处。
      粽子,蕴含着隽永的饮食文化。在古代,粽子不单是“纪念美食”,也寓吉庆之意。民间有将粽子当结婚礼送的风俗,象征“种子”,寄寓早得贵子;也有用作考生贺礼,将粽子特做成笔形,寓意“必中”,而有的以红枣作为粽子馅,寓意“早中”,以讨个吉利。有趣的是,湖南湘西溆浦县民间以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每逢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这天举办以粽子为主食的宴席。粽子一般第一天包好,文火焖煮一夜,次日金鸡啼晓,全家团聚开席。开席时,首先吃连心粽,它又圆又长,形似枕头,主妇边吃边念祝词,祝全家和睦、老小康乐;接着吃辈分粽。因人而异,老人食狗脑粽,男子食牛角粽,孩子食宝塔粽,女人食镶配红枣、板栗的斧头粽。品完粽子可进行猜谜、对对子等活动。
      民间流传许多粽子谜,如谜面为:“标字添两点,看你怎么猜”、“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四角尖尖草缚腰,滚烫锅中走一遭;若是遇着钟馗爷,浑身剥得赤条条”等,这些谜面的谜底皆为:粽子。食粽之时,猜猜谜语,风趣诙谐,别有情趣。
      每逢端午,民间不时会请人撰写一些嵌“粽”字的对联,这些对联形象生动,烘托了节日的氛围。相传清代,山西寿阳人祁隽藻出身书香门弟,幼时聪颖过人,五岁那年端午节,奉母之命给三哥和三嫂送去五只粽子,自恃才学不凡的三嫂,见机试探一番小弟的诗才,脱口吟出上联:“五月五日五弟送五粽,好香!好香!”隽藻不假思索地续了下联:“三更三点三嫂伴三哥,好亲!好亲!”三嫂虽羞得脸红耳赤,但心中却佩服不已。
      营养美味的粽子,千百年来,为人们欢度佳节增添了无限的遐思和情趣。如今,它在人们的心目中仍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缪士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5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6-03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7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