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初夏时节,我在太原南郊区小店公社红寺村插队,初夏时节,田野里嫩油油的玉米苗长到五六寸,生产队安排我们下地锄草。这是玉米下种后,第一次下地田间管理,是玉米苗茁壮成长的重要环节。
那天,我们扛上生产队发的长锄,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边说边笑地出了村,向玉米地进发。生产队长和村里的长者把锄头斜抱在怀里,说这样不容易碰到人,安全。
到了地里,玉米长得壮实可人,杂草也从地里破土而出,我们的任务是除草、定苗。队长给我们几个“新农民”简单讲了锄地的目的和要领,而后把我们和“老农民”交叉开,一人负责两三垄,就开始干活了。
开始时,我们感到锄地挺新奇,觉得简单,有意思,挥锄干了起来。一个玉米苗窝里长出两三棵苗子,这时就要定苗,选一棵最粗壮高的留下来,多余的苗子和杂草要除去。去除多余的玉米苗时,有的苗和苗挨得很近,“老农民”稳准快地就下了锄,留下了最好的。我们这些“新农民”则生怕把好苗子锄去,更怕“剃了光头”,造成缺苗,还要补栽。只能小心翼翼,有时还要下手拔去多余的苗。
每垄地,我们在定了苗以后,至少还要拉两锄,把垄里的土地都要锄到。把看得见的和没露头的杂草锄掉,减少杂草与禾苗争肥争水,把土松一松,让庄稼的根部能很好地呼吸,雨水尽快渗入地下。对于地垄里的土坷垃,在锄地时也要顺手拍碎。对于有的地垄偶尔断开时,要及时修复,防止浇地时跑水,浇不匀。
出工不一会儿,艳阳高照,日头晒得厉害。我们都穿着长袖衫、戴草帽防晒,不几天就脱层皮。我们锄了一会儿地,汗水就下来了。不久,知青们都落在了锄地队伍的后面。一堰子地锄下来,就有些腰酸腿困。我们直直腰,把草帽卷起一半,扇一扇,落落头上脸上的汗,一直锄到中午。那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是农人的真实写照。
锄地,一般要进行两次。过了端午节,玉米长到2尺多高,要对玉米进行第二次锄地,这次天气炎热更多,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村里的老农大多带条毛巾,挂在脖子上擦汗。知青没有带毛巾的习惯,汗淌得快糊了眼睛,扬起胳膊用袖子或撩起衣襟擦一擦。这次锄地在锄草松土时,还要给玉米培土。用锄头把土锄到玉米根部一些,根部形成一个小土堆,固根抗倒伏。两次除草后,地里的草会大大减少,直到收获就不再锄地了。
锄地比起夏收秋收算是轻活,就要经受风吹日晒,出力流汗,粮食真是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啊。从此,我对每一粒粮食格外珍惜。
梁建军(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