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端午节到了,南方的猪肉粽子,北方的蜜饯粽子……市场上各种琳琅满目的粽子卖得火热。然而我的家乡端午节既要吃粽子,又要吃馓子。
近日,母亲给我邮寄来老家的茶馓,打开一看,色泽金黄,松酥香脆,细如金线,入水即软,吃起来够味。用开水一泡,再加上一勺白砂糖,更是妙不可言,香气四溢,还是儿时纯正的味道。据说,周总理在举行国宴时曾将家乡茶馓作为珍贵点心招待外宾,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赏。晚清时茶馓进入皇宫,为慈禧所品尝,是真正的宫廷宴品。
在我的老家,如果有个熟人在家门口路过,都习惯地问候客套一番:“到我家吃个茶呀!”有时候假客气遇到个真老实的人,主人也会真心给做上一碗茶馓和蛋茶来。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如果馓子泡过牛奶、西红柿鸡蛋汤、丝瓜汤等汤汁之后入口即化,特别美味!
馓子是家乡人最喜欢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是家乡人“过早”的佳品之一。物质匮乏时,馓子还是家乡人赠送亲友的礼品。
馓子的来历。馓子,古人称它为寒具。寒具作为周朝祭祀品,证明寒食节的起源,与神灵祭祀有着密切关系。据史料记载,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寒具即为馓子。
据史料记载,五代时金陵“寒具”制作技艺精湛,“嚼着惊动十里人”。宋朝大诗人苏轼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戏咏馓子赠邻妪》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人描述了制作寒具的过程:把面团拉成长长的细条,缠到手指上,做成古代女子缠在手臂上的环钏形状,放入沸油中炸成金黄色。诗人以其特有的想象把寒具比喻为“缠臂”。
馓子的制作方法,取精白麦面粉用温水和,加入适量的精盐,和至比平常擀面条稍软一些即可。用手搓捻成形似筷子粗细的面条,放置于大口油盆中,浸泡三小时左右,待面内的盐全部溶化,然后用手拉成和米粉粗的条状,再挽成把。把它放入七八成熟的油锅炸制,当色至金黄时捞出,放在可滤油的容器中将表面的油滤干,馓子有咸、甜二种。
《本草纲目·谷部》载:“馓子利于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可见馓子亦具有治病作用。馓子是油炸食品,不可多食。
馓子色泽金黄,宛如金线绕成的套环,圈圈相连,可谓色香味俱全。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美食丰富多彩,可家乡的馓子仍然是我的最爱。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父亲都到街上买几斤馓子回家。母亲把馓子存放在加盖的坛子里,我也舍不得多吃,每次总要分给父母尝尝。就这样几斤馓子一个多月才吃完。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依然让我回味无穷。
林钊勤